科利亚的木匣(二)教案(2)

2019-03-03 15:18

这一次科利亚怎么挖的?(走了五步)结果却如何?(挖到了)

指导朗读:指名读,从你的朗读中,老师觉得你挖得又快又轻松,这是为什么啊?(“不多一会儿”就挖到了,所以不累)。再指名读,老师不仅听出了你挖得很轻松,还听出了你很高兴呢!你觉得哪个词最能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心情呢?(果然)请你再读。带着轻松,带着喜悦一起来读。

3.回应表格,质疑. 妈妈 科利亚 怎么挖 走了三十步 挖到了 结果 第一次 走了十步 没挖到 第二次 走了五步 挖到了

引: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妈妈一次就挖到了木匣,而科利亚却挖了两次才挖到他的木匣,咱们仔细看看表格中的内容,从他们挖的方法来看,你有什么发现?而从结果来看,你又有什么发现?你心中会产生什么疑问吗?(生质疑:为什么妈妈一次就挖到了?为什么科利亚和妈妈的办法一样却挖不到?为什么第二次办法不一样反而挖到了呢?)

是啊,同学们心中的疑问也是科利亚心中的疑问呢!

出示(课件):方法一样,结果却不一样。方法不一样,结果却一样。

但是聪明的科利亚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原因,让我们到他的话中去寻找答案吧! 生画记文中科利亚说的话。

出示(课件)“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还小,步子也小。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你们看,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

自由读,想想:你在科利亚的话中找到了答案吗?(找到了)你从哪句话中找到的呢?(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还小,步子也小。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点击课件变红色,同学们一起再来读一读,你读明白了科利亚的话吗?(他步子发生了变化,所以不能再量十步了)

你们真的读明白了吗?好,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瞧,(贴图)四年前,科利亚从家门口向前走了十步,在这里埋下了他的木匣,四年后,他第一次挖木匣,走的也是十步,不过现在的步子——比那时大了一倍,所以现在的一步是四年前的两步。谁能接着往下画?(生上台画,其他学生自己画)

谁能看着黑板上的图告诉大家科利亚为什么第一次没挖到木匣?第二次却能挖到木匣呢?(生上台)

科利亚终于靠自己的努力找到了原因,再读他的话,能感受到他此刻的心情吗?(高兴、自信)为什么高兴?带上这份高兴请你读。为什么自信?带上这份自信请你读。带着这样既兴奋又自信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引:科利亚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有什么收获呢?到文中去找找吧。

出示(课件):科利亚高兴地说:“伙伴们,今天我不光找到了匣子,

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

同桌互相读,说说:科利亚有什么收获?(板书:一切都在变化)

同学们再想想,除了科利亚明白的自己年龄变大了,步子变大了,那他还有什么发生了变化呢?(能数到一百了,长高了,长胖了??)科利亚变化这么大,所以第一次没挖到木匣,那妈妈步子没变很轻松就挖到了木匣,能说她什么都没改变吗?(不是)那妈妈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变老了,皮肤粗糙了,头发白了??)

是啊,随着时间的变化,其实万事万物都在发生着变化,先说说你自己吧(生答)再说说你身边的人物或者事物吧!(生答)

既然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在发生着变化,那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应该发生——改变。

小结:你们说得真好,事物在变化,我们处理问题的方法也要随之而变,这就叫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解决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变化)

2.指导背诵:科利亚说的这句话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值得我们牢牢地记住,能试着把它背下来吗?(两分钟时间自由背诵) (课件)科利亚高兴地说:“伙伴们,今天我不光( ),还懂得了时间( ),人一天天( ),步子( )。周围的一切,( )?” 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四、 总结全文

同学们,读科利亚的故事后,发现了这篇课文和前面的课文在写法上的相似之处吗?(生答)对,它们都是用一个具体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在这篇课文中我们又一次熟悉了这样的表达方法,希望你们能在今后的写作中运用到,也希望你们都像科利亚一样遇到事情喜欢动脑筋,从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五、 板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

埋木匣

挖木匣 受到启发

一切都在变化 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变化


科利亚的木匣(二)教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倡议书(主题:中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