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菩萨摩诃萨。能除无量劫以来生死重罪。
南无一恒河沙。南无二恒河沙。南无三恒河沙。南无四恒河沙。南无五恒河沙。南无六恒河沙。南无七恒河沙。南无八恒河沙。南无九恒河沙。南无十恒河沙。南无百恒河沙。南无百亿无量恒河沙诸大菩萨摩诃萨。
能除无量劫以来生死重罪。
若人闻是大士。诸大菩萨摩诃萨名者。是人四十千劫中。不堕地狱苦。
不属三界狱。常属解脱王。
不生边地 不生恶国 不受恶身 不生邪见 不生下姓 不生外道 身根具足 常闻正法 不受禁戒 常得具足 大乘威仪 常见佛性
是故今敬礼 安住佛法中 来世成佛道
说是诸大菩萨名时。八十八亿清信男女悟阿那含果。九十四亿诸天得斯陀含果。七十八亿失心比丘还得本心悟阿罗汉果。十亿菩萨得大陀
罗尼。来世成佛道。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卷中
尔时。佛告信相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汝向自说。过去有佛。名曰宝胜。苦恼众生。一闻名字。命终生天。今复请我。说诸佛名。使诸众生。离苦出世。是故我今。为汝及众。具说三宝。理是一宝。随顺说三。若人闻者。至心忆念。欲受终时。値善知识。教令三称。三宝名字。作如是言。
南无佛陀 南无达摩 南无僧伽
如是唱已。其人命终。不到三涂。随意所乐。十方世界。皆得往生。应奉诸佛。见诸菩萨。文殊普贤。宣说大乘大通方广。已闻法已。应时获得。无生法忍。善男子。若人旷劫。广修诸行。深种善根。今得闻此。三宝名字。
尔时。信相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三宝。一相耶。二相耶。三相耶。如其一相。即是一归。如其三相。即是三归。如其三归。佛法别体。僧亦如是。若是三归。众生见三亿劫行道。不会一乘。唯愿世尊。利益众生。为我说之。我闻是已。亦为众生。分别解说。于佛灭后。若有闻者。即得住于。三菩提道。
尔时。佛赞信相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乃能问佛。如是大事。善男子。问大事者。非一地二地三地七地八地。唯有十地。法云大士。方能问佛。如是大事。汝今谛听。当为说之。善男子。一切众生。旷劫以来。无明所蔽。三界牢狱。生死流转。众怖交集。六道往来。无归依处。是故归命天神。投身外道。自缚手足。害生求命。无免时患。兼复赴火投渊。俱不免患。是故大圣如来。哀从定起。愍彼长迷。开演三宝。为真依处。初为始学二乘之人。说于梯橙。别体三宝。后为久循。梵行大士。说于究竟一体三宝。于一佛宝。即有法僧。善男子。何故名宝。譬如世间七宝。可以济命。是故三宝在世。导养法身。能续行者。智慧身命。谓之宝也。别相三宝者。佛现王宫。二应法身。言是菩萨。为度众生。修行苦行。道场树下。始成正觉。自觉觉人。故号为佛。佛名觉者。僧名受化。弟子从教得理。故名为僧。僧有二种。一者和合。得名为僧。二者无为。亦名为僧。得无为者。以真空解慧。性空无为。迷惑
相续。证结尽无。为已灭诸结。圣众共住。和合不诤。以此二义。故得名僧。善男子。法者一切善恶之法。有为无为。诸法道理。恶法可离。善法可崇。并为心轨。皆是法宝。是故佛僧二宝。人异体别。法与僧佛。体同难别。何以取别。或有人言。佛僧二宝。但取假名行人。行人所得五分法身。诸善功德。判为法宝。此义不然。何以故。今日以此。诸善功德。成得于人。离法无人。何得别人。并为二宝。今释人法。有同有异。以法成人。法属于人。是以故说。五分法身。十力无畏。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诸波罗蜜。无量三昧。以为佛宝。小乘五分。说为僧宝。此诸功德。有为无为。法相道理。可为轨用。复名法宝。此则同体。虽说二义。亦有法体。异佛法僧。如是法宝。已说此三。众生归依。得免三界。生死怖畏。一切行人。虽得免麁。细苦未尽。是故为说。至极三宝。明昔日三宝。言佛有苦。法是无常。僧亦无常。是苦。非真依处。今说常住行者。觉了法性理空。永离八倒。无有生灭。动求之苦。为真依处。名为佛宝。所得常法。轨用至极。名真法宝。常住行者。会真法性。证常住无为。故名为僧。亦以八倒永尽。与凡圣众。一切和合。永无诤讼。故名僧宝。昔日三宝。异人别法。今之三宝。于一佛一体。分为法僧。以是义故。我为汝说。一相三宝。令诸众生。趣向一乘。
信相菩萨白佛言。世尊。当观何事。求于大乘。佛言。善男子。当观三界无常。以求大乘。
信相菩萨复白佛言。云何名为。观于无常。佛言。欲观无常。除其烦恼。当行正念。慈悲为首。说法度人。而不取证。是名菩萨。不舍众生。为求大乘。善男子。譬如一城。纵广一由旬。多有诸门。路崄黑闇。
甚可怖畏。有入此城。受于快乐。复有一人。唯有一子。爱之甚重。遥闻彼城。受乐无量。即便舍子。欲入此城。是人方便。得过崄道。到彼城门。一足已入。未举一足。即念其子。寻作是念。我唯一子。来时云何。竟不将来。谁能养护。令离众苦。即舍乐城。还向子所。善男子。菩萨慈悲。亦复如是。为怜愍故。修集五通。既修集已。垂得尽漏。而不取证。何以故。愍众生故。舍漏尽五通。乃至行于凡夫地中。善男子。城者。喻于大解脱乐。多诸门者。喻于八万四千诸三昧。路崄难者。喻诸魔道。到城门者。喻于五通。一足入者。喻于智慧。一足未入。喻诸菩萨未证解脱。言一子者。喻于五道一切众生。顾念子者。喻大悲心。还子所者。喻调众生。实得解脱。不取证者。即是方便。善男子。是故菩萨摩诃萨。大慈大悲。救摄不舍。不可思议。复次。善男子。菩萨大士。从初发心。必至菩提。常为众生。受十善法。何等为十。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逸。四不妄语。五不两舌。六不恶口。七不无义语。八不贪嫉。九不瞋恼。十不邪见。菩萨如是。慈悲具足。慈能教善。见世所乐。悲能济苦。地狱度之。见诸众生。求涅盘门。不能知处。菩萨应当。于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为诸众生。开大涅盘门。显示安隐处。使得大乘果。是名菩萨摩诃萨行。
信相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正念。答曰。当行不生不灭法。世尊。何法不生。何法不灭。
善男子。使恶法不生。善法不灭。若修此行。行于三界。结习五欲。无能为污。善男子。欲行三界。济度众生。应以十法。游三界中。顺世俗文字。说有三世。无上菩提。不在三世。究竟菩提。不堕众趣。何况
三世三界中。何者为十。一者于誉于毁。心无增减。二者若闻善恶。心无分别。三者于诸愚智。等以悲心。四者见上下众生。意常平等。五者于轻毁供养。心无有二。六者于他阙失。莫见其过。七者见种种乘。皆是一乘。八者若闻三恶。亦勿惊怖。九者于诸菩萨。生如来相。十者佛出五浊。生希有想。菩萨若行此行。游于三界。烦恼结习。无能为害。菩萨大士。游三界中。以大悲为本。处此秽土。和光不同尘。是名难思议。若人于净国。持戒满一劫。此土须臾间。行慈为最胜。若人于此土。起身口意罪。应堕三恶道。现世受得除。菩萨生此土。不应怀忧怖。设有恶道罪。头痛则得除。所以者何。若人欲断缚。灭除诸烦恼。虽生此恶土。护法增智慧。亿劫在净土。受持用戒行。不如在此土。从旦至明日。我见阿閦佛国。西方安乐土。二国甚清净。亦无苦恼名。于彼作功德。未足以为奇。若人于此土。能忍不可事。亦教前人忍。其福最为胜。是故诸菩萨。行于此恶土。济度诸众生。勿怀烦恼忧。坚固菩提心。必得无上道。
尔时。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欲问菩萨。菩提因缘。若佛听许。当敢发问。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于无量。百千佛所。种诸善根。久达菩萨。所行方便。为诸菩萨。问于坚固菩提之道。随意决问。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时虚空藏菩萨已蒙许可。白佛言。世尊。何谓菩萨。其心坚固。而无疲倦。何谓菩萨。所言决定。而无中悔。何谓菩萨。增长善根。何谓菩萨。无所恐畏。威仪不转。何谓菩萨。成就善法。何谓菩萨。善知从一地。至于十地。何谓菩萨。善知方便。何谓菩萨。善化众生。何谓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