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多样性观察
徐萍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摘要:本文着重于环境微生物的观察。主要从以下四步来完成:环境微生物的采集与分离、不同微生物类群菌落的比较及细菌多样性的观察与鉴定、放线菌、真菌、霉菌高等真菌形态观察、自然界中噬菌体的分离。通过以上阶段性的研究学习微生物采集、分离、菌落鉴定等基本实验室操作方法;树立无菌意识。 前言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不管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还是我们体内都有大量微生物的存在,微生物不光分布广,而且种类繁多,数目庞大,让我们无法想象。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微生物打交道,所以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到底微生物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实际上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两个方面:有对人类有益的一面,也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 一、 微生物与人类日常生物
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有食物。我们每天吃的很多的食品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比如:我们每天吃的馒头、面包、泡菜等食品。我们喝的营养丰富的酸奶;各种酒类-调味品中的醋、酱油它们都是经过微生物的发酵制作出来的。还有我们吃的营养丰富的菌类,如各种蘑菇、木耳,银耳。还有药用价值的灵芝,冬虫夏草也微生物。 二、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在人体肠道中有很多微生物,其中要有大肠杆菌,乳酸杆菌等,这些细菌生活在人的肠道中能合成核黄素,维生素k等多种维生素以及氨基酸,以供人体吸收利用。 三、 微生物与农、牧
植物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腐生性微生物能将人、畜粪便、植物枯枝落叶分解,并能转换成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养料。如果没有这些微生物,植物就会由于没有充足的营养物质而无法正常生长发育。有的微生物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成植物可以吸收的含氮物质。这样可以减少对农作物的施肥量。如根瘤菌。 四、 微生物与环境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剧增,工业的迅速发展,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其中水域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以前清澈见底,鱼虾嬉戏的景象再也看不见了。很多河流都变成了臭气熏天的臭水河。有些水域会出现赤潮。这都是水域受到严重污染的结果。水域污染治理的方法很多,在众多的污水、废水处理方法中,生物学的处理方法具有经济方便,效果好的突出优点被广泛应用。有些微生物能将水中的含碳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等气体。将含氮有机物分解成氨,硝酸等物质。将汞、砷等对人体有毒的重金属盐在水体中进行转化,以便回收或除去。在以后的污水处理。
五、 微生物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地球上每年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腐生性微生物会把这些动植物遗体分解,并能转换成植物能吸收和利用的养料从而促进了自然界的
物质循环。试想,自然界中如果没有这些微生物,那么地球上的动植物遗体早就堆积如山了。那么我们人类将会由于没有生存空间而无法在地球上生存、繁衍。[1]
微生物无处不在,也与我们人类密切相关,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研究微生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微生物奇妙王国吧! 1环境微生物的采集与分离 1.1实验目的
了解环境与微生物的关系及其多样性;学习环境微生物(土壤、水体、人体等)采样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观察微生物的实验方法;了解光学显微镜显微观察的基本操作和油镜头的使用方法; 了解并熟悉微生物的稀释涂布分离方法与技术;树立严格的无菌意识和掌握正确的无菌操作方法。 1.2实验内容与方法
天然环境微生物样品的采集、分离、培养 1.2.1环境微生物样品采集(分组采集)
空气中微生物采集:牛肉膏蛋白胨平板和马铃薯培养基,打开皿盖在空气中暴露5min后盖上皿盖(全班室外和室内各一个)。 土壤微生物采集:五点对角法取样,混匀,称取1 g土壤放入含9 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内含玻璃珠数粒),振荡分散。
水体微生物采集与稀释:用灭菌三角瓶分别取污水和水库水约100 ml。 1. 2.2样品稀释
土壤样品的稀释:称量2 g土壤放入含18 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内含玻璃珠数粒),混匀后用移液枪和枪头在离心管中进行10倍比逐级稀释成10-2,10-3的梯度样品。
水体微生物样品的稀释:将污水和洁净水, 分别稀释成10-1,10-2, 10-3等系列。
土壤加入水后已稀释了10倍!0.1ml 样品+0.9ml 无菌水逐级稀释的样品要混匀!
1.2.3样品的平板稀释涂布取100μl稀释液于固体培养基平板表面中央,用无菌的玻璃涂棒将样品液滴均匀涂布分散在平板表面。 土壤样品:10-2,10-3样液(单号组10-2,双号组10-3) 1块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1块 高氏一号培养基 1块 马铃薯培养基
水体样品:库水:10-1,10-2, 污水:10-2,10-3样液(单号组库水,双号组污水)
2块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涂布时要涂至培养基表面略干为止! 1.2.4培养
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内进行培养。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30℃ 24 h 高氏一号培养基: 28℃ 1 week 马铃薯培养基上: 28℃ 1 week
下周每个班提前一天课前半小时转接斜面, 培养。 无菌操作
使用灭菌器材取水和土样; 使用酒精灯灼烧实验器材;
使用酒精灯火焰制造局部无菌环境,甚至使用超净工作台。 1.3口腔微生物的观察
1.3.1取样:用无菌棉签在口腔内反复擦拭几遍,然后将棉签涂布于载玻片上(事先放1/3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