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下领导过程现状
行政领导中还存在一些错误的指导思想一是“官”的念头。有些领导高高在上,颐指气使,衙门气十足,其实质是角色的错位,严重损害党和政
1
府的形象。官本位思想与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的。二
是“权”的欲望。权就是责。在其位要谋其政,行其权要尽其责。利用职权,玩弄权术,为难企业,刁难群众,假履行职务之名,行损公肥私之实, 不仅会危害社会, 也会祸及自身。三是破除“利”的诱惑。权力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各种利益的诱惑。不作为、乱作为都是利益在作怪。
1.1 行政领导对行政人员监督不够
政府对其管理方法欠缺有些行政人员存在腐败、缺乏诚信,影响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当前,部分政府行政人员不诚实守信,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对国家的方针政策阳奉阴违。一些领导干部和部门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大搞钱权交易,贪污受贿,挥霍国家财产;利用职权买官卖官,官商勾结,欺上瞒下,虚报政绩,搞形象工程等,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众对服务型政府的评价,会造成整个社会发展的混乱,影响社会和谐与政治稳定。
1.2政府政策比较僵化
一些领导的执行行为不规范一些领导长期处于唯我独尊的地位,决策时考虑出政绩的多,考虑当地实际情况的少,凭经验和习惯办事,动不动
1
陈明:《政府政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6
一个政策,经常性拍脑门决策。由于制定政策缺乏规范,使得政策经常是模糊的、不透明的、易于变动的,而政策的不确定性使人们对未来缺乏信心,缺乏稳定的预期,自然就容易为追求眼前利益而不择手段,从而降低了企业或个人讲信用的积极性,同时也使政府的信用削弱。行政领导不能严格地履行自己应当承担的义务,有效地发展经济和制定有效合理的政策方针,从而导致政府信用的不断丧失、降低,逐渐失去公众的信任。主要表现为政府政策、决策缺乏稳定性、统一性和连续性,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后任政府不对前任政府制定的政策、决策负责。这些行为都会使政府公信力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大打折扣。2
1.3遵纪守法有待加强
缺乏学习和提高,价值观和知识系统不能与时俱进在经济改革与发展中伴随着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不少行政领导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里,内心忠于职守、遵纪守法的道德信念和约束力悄悄发生嬗变。比如政策执行上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缺少必要的程序和步骤;或者在行政执行中自由裁量权过大,根据不同的对象办关系案,区别对待和钻公家的空子,在行政执行时,对自己有利的事就积极去办,对自己不利或无利的事则应付了事,等等。再者,是行政审批缺乏规范。有些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审批程序过于烦琐,不透明,审批环节不一致,审批标准随意性大,有的自行设置行政许可,或违犯法律规定,越权审批,或设置审批障碍,不予批准。
2.行政领导必须具备的责任特征
2
李强:《行政领导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7
2.1公共政策的核心
塑造中国式领导的公众形象,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公共行政领导者的价值取向应该符合客观规律, 应走在时代的前列,具有高格调、高境界。公共行政领导应当在“三个代表”的核心价值取向基础上确立科学的、高境界的价值体系。国家至上,群体为高。3每时每刻都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且优秀的领导者应当清楚地看到个人的局限性,看到群体的重大作用,从而在决策时“集思广益”。以人为本。领导者要把人看作是决定一切的因素, 是使组织兴旺发达的根本。“以人为本”的领导者,尊重人、关心人、善于知人、用人、培养人,使组织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奉献为荣。在享乐主义泛滥的社会氛围中,作为领导者往往会受到更高的诱惑,会接受直接的考验。领导者,特别是优秀的领导者,应当是力戒奢糜,以奉献为荣。
2.2领导的学习研究
努力学习,特色管理要学习,不断提高领导能力。胡锦涛同志指出:“一定要有学习的紧迫感,抓紧学习、刻苦学习,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全球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中,“知识份额”已经由20世纪初的5%上升至如今的80%~90%以上。一方面知识的价值日益凸现, 另一方面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知识经济时代,只有终身学习才不会被竞争淘汰。重视学习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善于学习是一种能力,一种技巧。作为行政领导,勇于学习和善于学习是不可或缺的能力。缺乏学习和知识的领导是万万做不到与时俱进和积极创新的。
3
罗明:《中国式的行政领导》,【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134页。
8
2.3 政府的形象
监督和培养手下的行政人员领导有义务负责培养公务员的公共精神与服务意识。公务员是政府人员构成中的主体,他们的诚信度如何,对政府信用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增强政府公信力必须首先打造一批诚实守信的国家公务员。4公务员要做到诚实守信,以“政治坚定,忠于国家,服务为本,依法行政,恪尽职守,务实创新,廉洁奉公,团结协作,品行端正”的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为行为准则。要培养诚信的公务员,一方面要培养公务员的公共精神,提高公务员的道德素质;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由政府主导、全体公民共同参与的公务员诚信考核制度,鼓励公务员带头讲诚信、守信用,让守信者得益,失信者受损,激发公务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诚信政府的形象,切实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领导是组织行政管理协调统一的保证,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是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在组织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了解行政领导的角色和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国内外对行政领导的角色和作用已有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本文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自身工作经历,对行政领导的角色和作用进行一些探讨,有针对性地提出政领导应具备的素质和提高素质的措施。
3.研究意义
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中,都处于主导地位,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单位行政领导者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这个单位精神面貌和工作状况。行政领导者作为行政领导活动的主体,在行政领导活动中处
4
江和平:《行政基础理论》,【M】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9
于主导地位,行政领导者个体素质的高低对行政领导活动的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一个行政组织的的整体形象和提供服务的质量。因此,加强行政领导者素质是十分必要的,是形势发展的要求。而加强行政领导素质首先必须要对行政领导角色和作用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找准行政领导在组织中的准确定位,有针对性地提出行政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以及提高素质的一些措施,提高行政效率,树立行政组织的良好形象。行政组织是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机构体系。狭义指国家行政机关,广义包括国家立法、司法等机关中管理行政事务的机构,也包括企业、事业及社会团体中管理行政事务的机构。在现代社会中,各国普遍设置掌握国家行政权力的行政组织。中国的行政学所研究的行政组织,主要指国家行政机关。领导角色也是如此, 在组织或群体中,处于显著位置,人们总是期望领导者能明晰自己的权力与责任, 善于根据角色要求行动,起到楷模作用。《领袖论》的作者伯恩斯认为领导角色, 必须从“外部”和“ 内部”两个方面来探讨,领导角色由内外两个系统组成。外在系统, 包括领导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特征, 领导者所在的组织环境, 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权力的渊源, 这些因素构成领导者外在决定条件, 他们将支持或者制约领导者的行为, 决定领导者的先赋角色, 也决定着领导者的规定性角色。领导角色的内在系统包括领导者的自身素质、角色认知和自我期望, 这是领导者角色扮演的内在质的规定, 也构成角色行为内在动力。5
4.行政领导的角色和作用分析
5
李强:《行政组织原理》,【M】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9页。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