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运输管理规定(2)

2019-03-10 21:33

轨道运输斜巷安全设施安装规定

一、安全设施位置设置标准:

1、主要运输斜巷的装备及管理

(1)各水平上车场距变坡点0.8~2m处必须装有灵活、有效、自动复位的阻车器,在上车场入口处还必须安设能够控制车辆进入摘挂钩地点的阻车器,前后阻车器应闭锁。在前道阻车器附近可增设保安棍,保安棍直径不小于45mm,其固定深度不小于0.5m,高度高于轨面0.5m。

(2)水平上车场变坡点以下略大于一列车长度处必须装有与绞车联锁的常闭挡车拦。

(3)斜巷底车场变坡点以上30m处,必须装设常闭挡车拦,该挡车拦全部采用汽缸控制的梯形工字钢梁或柔性钢丝绳挡车拦。

(4)斜巷中部,每隔l00m设一组超速吊梁:中部有甩车场时,应在甩车场、道岔以下20m左右安设一组超速吊梁。

(5)斜巷各中部车场,必须安设能够防止带绳车辆误入非运行车场或区段的挡车保安棍。

(6)斜巷提升必须使用保安绳。

(7)上下车场及中间甩车场必须悬挂牌板,各种牌板要齐全。

(8)上下车场及中间甩车场必须装有“正在行车,不准行人”的语言声光报警器,并在各车场以外悬挂“正在行车,不准进入”的醒目标志牌。

(9)主要提升斜巷中运行重型设备的轨道应选用24kg/m以上轨型,全部使用标准道岔并且实现风动控制。

(10)信号照明装置要齐全。 2、小绞车联络斜巷的装备及管理

(1)主要地点联络斜巷:包括综采工作面顺槽各联络巷、综掘迎头、普掘迎头联络斜巷。

(2)其装备要求:

①水平上车场必须装有灵活有效的阻车器;变坡点下略大于一列车长度处必须装挡车拦,该挡车拦为汽缸控制的工字钢梁梯形结构并且与阻车器实现风动连锁。

②斜巷底车场变坡点以上,必须装设常闭挡车拦,该挡车拦全部采用汽缸控制的梯形工字钢梁。

③斜巷提升必须使用保安绳。

④上下车场及中间甩车场必须悬挂牌板,各种牌板要齐全。

⑤上下车场及中间甩车场必须装有“正在行车,不准行人”的语言声光报警器,并在各车场以外悬挂“正在行车,不准进入”的醒目标志牌。

⑥运行综放支架的轨道必须使用24kg/m以上的轨型,全部使用标准道岔并且实现风动控制。

⑦信号照明装置要齐全。

3、一般联络斜巷:提升运输不频繁的斜巷。

—6—

其装备要求:

①水平上车场必须装有灵活有效的阻车器。

②变坡点下略大于一列车长度处和底变坡点以上必须装设常闭挡车拦,该挡车拦为风动控制的工字钢梁。

③斜巷提升必须使用合格的保安绳。

④上下车场及中间甩车场必须悬挂各种牌板,各种牌板要齐全。

⑤上下车场及中间甩车场必须装有“正在行车,不准进入”的醒目标志牌。 二、斜巷设计及施工要求:

为满足安全运输的要求,斜巷上下车场及主要参数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⑴斜巷坡度不得小于4゜,否则矿车将不能顺利松车。 ⑵上车场必须设计甩车道和正规绞车房(窝),禁止将绞车布置在轨道一边,否则很难保证钢丝绳不跑偏。

⑶上下车场的摘挂钩地段巷道宽度不得低于4米,长度不得低于15倍所提升一串车的长度。

⑷上下车场一定设置高低道,其高低道的坡度及各段坡度的长度要以利于运行为准。

⑸在上下变坡点铺设相应坡度的竖曲线,其竖曲线半径不得小于9米(运行大平板车时不得小于20米)。

⑹使用年限超过2年或服务于两个工作面的斜巷,应考虑使用水泥轨枕,并考虑施工固定道床。

三、奖罚规定

1.主要运输斜巷及联络巷的上下车场,要安设悬挂“正在行车,不准行人”的警示灯箱和声光语言报警信号。否则罚使用单位或维修单位,每处30元;损坏罚50元。

2.绞车安装地点,斜巷上、下变坡点及主要提升斜巷内要安设照明灯,并保证其亮度,损坏要及时更换,否则罚维修单位20元。

3.斜巷的上、下口,必须安设声光语言报警信号;并保证灵敏可靠,同时要与绞车电机联动,做到开车灯亮、停车灯灭。达不到要求,每处罚安装或维修单位50元。

4.按规定安设超速吊梁或其它捕车装置的安设以后,必须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灵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否则按不合格处理,并罚款100元。对所有超速捕车装置每季度进行一次常规的灵敏度试验,并有试验记录。少一次罚款责任单位100元。

5.斜巷的挡车装置,要齐全、可靠、使用正常,否则罚使用单位50~100元。 6.斜巷长度超过100M要安设一道限速吊梁,每道限速吊梁的间距不得超过100M。吊梁用12#工字钢制作,长度大于巷道高度的1.4倍。安设不及时、不合格,禁止使用,否则罚该单位100元/组。

7.斜巷上部摘挂钩地点,必须安设联动阻车器。主阻车器安设在距上变坡点1.5m处;副阻车器(不倒翁)安设在上变坡点下部,安设位置为提升车辆总长度的1.5倍。必须保证联动阻车器动作灵活、有效、安全可靠;否则罚使用单位50元。

—7—

8.挡车棍及基础必须符合设计标准要求,挡车棍安设距变坡竖曲轨上端点距离不小于2.5m;不符合要求罚款50元。固定管内要经常清理,保证挡车棍高出轨枕上平面大于500mm。否则每发现一次罚款50元。

起吊设备(重物)规定

一、有关规定

1.用手拉葫芦起吊设备(重物)前,必须对手拉葫芦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各部位是否齐全、灵活可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手拉葫芦带病起吊设备(重物),严禁使用不能自锁的手拉葫芦。其吨位必须大于重物的重量。要先试吊高度100~200mm,无误后再起吊。

2.使用手拉葫芦起吊设备(重物)前,必须对手拉葫芦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各部位是否齐全、灵活可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手拉葫芦带病起吊设备(重物),严禁使用不能自锁的手拉葫芦。其吨位必须大于重物的重量。要先试吊高度100~200mm,无误后再起吊。

3.锚杆支护巷道起吊设备(重物)必须提前打注专用锚杆或锚索,且锚杆必须实行全长锚固,严禁使用支护设计锚杆(索)、钢带、钢筋梯以及金属网等作为起吊构件。起吊重物不超过2吨时,采用Φ20×2200mm以上锚杆:起吊重物超过2吨时,必须采用Φ20×2200mm以上锚杆,且起吊锚杆数量不少于2根。采用锚索进行起吊时,锚索设计长度应确保锚固到稳定岩层中的长度不少于1m,锚固力不少于180KN。

4.井下起吊设备(重物)必须编制专门安全技术措施,经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实施。起吊用的钢丝绳套及连接构件强度不得小于起吊设备(重物)的8倍,吊环拧入锚杆尾部螺丝后锚杆丝的外露长度不得小于2mm。起吊时须派专人观察生根锚杆(锚索)及吊环,确保安全可靠。

5.架棚巷道利用工字钢棚起吊设备(重物),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必须将手拉葫芦悬挂在牢固可靠的支架上,并由专人提前对前后10架棚进行检查,将背板刹紧背牢、打齐撑杆后方可起吊。

(2)严禁使用交叉点抬棚进行起吊,用支架起吊设备(重物)应增加两侧护棚。 (3)起吊设备(重物)的重量必须符合手拉葫芦铭牌规定,严禁用手拉葫芦起吊超过铭牌规定的重量。

(4)吊装地点必须设在在支护完好、安全可靠的地点,严禁在巷道失修地点进行起吊。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必须由班组长或经验丰富的老工人选定,并将吊装地点前后10m巷道进行修复加固,确保后路畅通、安全可靠后方可起吊。

(5)起吊必须两人进行,一人检查、指挥,一人操作,严禁一人起吊。起吊时操作人员必须站在非重物一侧,设备(重物)下严禁有人,防止重物坠落伤人。起吊过程中,负责检查、指挥的人员,必须密切注视吊装的安全情况,发现险情立即停止作业。

6.上下山起吊设备(重物)时,下方严禁有人。

7.架棚巷道起吊重物必须垂直起吊,其重量不大于2吨。

—8—

8.起吊过程中发现下列情形之一,必须立即停止起吊,放下起吊设备(重物)进行处理:

(1) 起吊时支架变形、撑木折断、顶板掉矸、钢丝绳套断丝; (2) 起重链打滑、松脱,手链、棘手打滑; (3) 起吊异常沉重,手拉葫芦工作声音异常; (4) 起吊设备(重物)不稳定,旋转、摇摆。

9.起吊和拖运时,吊索捆缚和受力点应系在设备大件上的吊装部位,吊索的转折处与设备接触部位,应用软质垫件,严禁把设备的外凸处手柄当作吊装绳用。

10.捆绑易变形的部位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其变形。设备上的滑动部位应予以固定,以防滑动碰坏和碰伤人员。

11.设备在起吊拖运时,一般不得中间停止作业,设备到位或中间停止时,应放置稳固。对重心高的设备,应采取防摇动或倾倒的措施后,方可拆除起重机械或索具。

12.运输起吊设备时,禁止任何人随同设备同行升降,禁止人员在设备下面或受力索具、钢丝绳附近及吊装物下落歪倒波及的地方通过和逗留,不得将头或手脚伸到可能被压、挤的位置。

13.利用绞车或滑轮进行拖运起吊大件前,要对绞车的负荷、钢丝绳的承载能力、滑轮的额定载荷进行校核,确保无误后方可操作。拉移时两头专人在安全地点站岗,看好生根回头轮,严禁人员进入绳道和拉坏生根、滑轮所能波及的范围。

14.装车、提升运输、起吊、拖运时,必须由工长或组长绕一指挥。

1 冲击地压概述

1.1 冲击地压的概念

冲击地压属矿井动力现象,是矿山压力的一种特殊显现形式。可以定义为:井巷和工作面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它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冲击地压在我国不同地区的煤矿和不同书刊中有不同的称谓,常见的有“冲击矿压”、“冲击动力破坏”、“煤爆”等。

冲击地压、顶板大面积来压、煤和瓦斯突出、矿震统属矿山动力现象。它们的发生机理各不相同,但可互为诱发因素,且都具有动力特征。

—9—

1.2 冲击地压的显现特征

(1)突发性:冲击地压发生前一般无明显前兆,冲击过程短暂,难以确定发生的时间、地点的强度。

(2)多样性:一般表现为煤爆(煤壁爆裂、小块抛射)、浅部冲击和深部冲击。最常见的是煤层冲击,也有顶板冲击和底板冲击,少数矿井发生岩爆。

(3)破坏性:往往造成煤壁片帮、顶板可能有瞬间明显下沉;有时底板突然鼓起甚至接顶;常常有大量煤块甚至上百立方米的煤体突然破碎并从煤壁抛出,堵塞巷道,破坏支架;从后果来看冲击地压往往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生产损失。

(4)复杂性:在自然地质条件上,除褐煤以外的各种煤种都记录到冲击现象,采深从200~1000m,各种地质条件都发生过冲击地压。在生产技术条件上,各种采煤方法都出现了冲击地压。 1.3 冲击地压的分类

(一)根据显现强度及其对煤和岩层、支架、设备的破坏程度分(分为四类) 1.弹射:单个碎块从煤岩体表面弹射出来,并伴有强烈的声响。 2.煤炮(深部冲击):深部的煤岩体发生破坏,但煤或岩石不向已采空间内抛出,只有片帮或散落现象,岩体震动,伴有声响,有时产生煤尘。

3.微冲击:煤或岩石向已采空间抛出,但对支架和设备无损害,围岩震动,伴有很大声响,产生煤尘,在瓦斯煤层中可能有大量瓦斯涌出。

4.强冲击:部分煤或岩体急剧破坏,大量的煤或岩石向已采空间抛出,出现支架折损、设备移动和围岩强烈震动,伴有巨大声响,形成大量煤尘。 (三)根据煤岩体应力来源及加载方式分(分为四种类型)

1.重力型 主要受重力作用,没有或只有少量构造应力的影响而引起的冲击地压。

2.构造型 主要受构造应力作用引起的冲击地压。

3.震动型 煤岩体受震动载荷而产生的冲击地压,它与重力型冲击地压的区别在于载荷的类型为脉冲式动载,载荷方向与震动波的传播形式和途径有关。 4.综合型 受几种载荷共同作用而引起冲击地压。 兖州矿区冲击地压分类

(四)按巷道破坏部位分类

从巷道(煤巷、回采巷道)围岩破坏部位分析,兖州矿区的冲击动力破坏现象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底板冲击(鼓起)型:东滩矿42轨3#提(两次修复)、43上07轨顺、143上06(西)工作面;

第二类:顶板冲击(下沉)型:东滩矿43上04(北)工作面运顺、济三矿6300工作面辅助顺槽,东滩矿4305工作面切眼导硐; 该类冲击具有顶板活动诱发冲击的特点。

第三类:巷帮冲击型:济三矿6303工作面辅助顺槽; (五)按采掘工序分类

—10—


辅助运输管理规定(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全球500强90%以上的企业已经实施或计划实施财务共享服务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