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昆虫学试题库(7)

2019-03-15 16:28

目 科 世代 越冬虫态 越冬场所 为害虫态 天幕毛虫 鳞翅目 枯叶蛾 一年1代 幼虫 卵壳 幼虫 舞毒蛾 鳞翅目 毒蛾科 一年1代 幼虫 卵壳 幼虫 草履蚧 同翅目 蚧 一年1代 卵 土壤 若虫,成虫 桑天牛 鞘翅目 天牛 2或3年 幼虫 树干 幼虫,成虫 大青叶蝉 同翅目 叶蝉 1年3代 卵 树枝 若虫,成虫 小地老虎 鳞翅目 夜蛾 1年3代 幼虫 土壤 幼虫 四、分析题(12分)

林木蛀干害虫确定时,树种和被害状有何意义?

确定蛀干害虫种类,首先说明不同寄主会有不同害虫,因蛀干害虫大部分时间在 树干内隐蔽,如果不能准确识别寄主树种对于生产和科研识别种类有一定难度。要举例说明。 不同害虫会造成不同的害状,比如小蠹虫类的坑的坑道系统,天牛类的蛀道系统对于鉴定害虫种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举例说明。 五、论述题(25分)

1 我国松毛虫有哪些种类?如何治理此类害虫?

马尾松毛虫,落叶松毛虫,赤松毛虫,油松毛虫,云南松毛虫,思茅松毛虫。

防治方法:

(1)改善松林环境,封山育林。

(2)天敌的保护和利用 保护杜鹃,大山雀等鸟类和蜘蛛;松毛虫黑卵蜂,松毛虫赤眼蜂均为卵期寄生蜂,可人工繁殖和扩散。BT,白僵菌,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有些以商品化生产,用于大面积防治。

(3)物理和人工防治 灯诱成虫;人工摘卵,捕虫,采茧;在树干胸高处捆塑料薄膜防止越冬幼虫上树。

(4)化学防治 2.5%溴氰菊酯 20%杀灭菊酯常量或超低量喷雾,1-2ML/亩,20%灭幼脲1号胶悬剂,25-50克/公顷,效果达80%以上,残效期长。 2.根据果树叶螨发生规律,确定治理方案。

如山楂叶螨北方每年6-9代,以授精雌成虫在树皮缝、干基土缝中越冬。夏季高温干旱

利于发生,成螨在叶背吐丝结网危害,卵产于叶背主脉两侧。

防治方法(1)林业技术:加强林地卫生,减少虫源;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虫枝条;树束草干诱集越冬雌螨。(2)药剂防治:50%三氯杀螨砜,40%氧化乐果乳油,40%三氯杀螨醇1500-2000倍液,冬季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杀越冬螨。(3)生物防治:寄生性真菌如枝霉菌等,捕食性天敌如食螨瓢虫,草蛉,植绥螨。

森林昆虫学试卷库(八)

一、名词解释:(24分,每题3分)

半变态;补充营养;滞育;翅缰;单食性;世代重叠;经济阈值;生命表

二、简答题(32分,每题8分)

1 说明昆虫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构造特点,两种口器昆虫所造成的为害状有何不同? 2 举例说明昆虫的主要习性。 3 害虫预测预报方法有哪些?

4 何为有效积温法则,有效积温法则有何用途? 三、填表(15分) 虫名 分类地位 目 山楂叶螨 杨扇舟蛾 白杨叶甲 美国白蛾 草履蚧 科 越冬虫态 越冬场所 为害虫态 华北蝼蛄

四、论述题:(29分)

1 食叶害虫发生有何特点,说明松毛虫类在我国北方发生规律和治理措施?(14分)

2 我国现在严重发生的杨树天牛有哪些?举例说明天牛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15分)

森林昆虫学试卷库(八)答案

一、名词解释:(24分,每题3分)

半变态:幼虫与成虫形态不相似,生活环境、习性也不相同,一般幼虫水生,成虫陆生,“稚虫”,如:蜻蜓。

补充营养:有的昆虫幼虫期生殖腺已成熟,羽化后即交配产卵如家蚕。有的成虫期须取食补充营养,生殖腺才能成熟如:桑天牛、金龟子。

滞育:是昆虫长期适应不良环境而形成的种的遗传性。在自然情况下,当不良环境到来之前,生理上已经有所准备,即已进入滞育。一旦进入滞育必需经过一定的物理或化学的刺激,否则恢复到适宜环境也不进行生长发育。 翅缰:后翅前缘基部有1~数根刚毛,称翅缰。 单食性:只食一种植物。如梨蜂只害梨树。

世代重叠:多化性的昆虫常由于成虫产卵期长,或越冬虫态出蛰期不集中,而造成前一世代与后一世代的同一虫态同时出现的现象,称为世代重叠。

经济阈值:是害虫的某一密度,在此密度时应采取控制措施,以防种群达到经济危害水平 生命表:一般来说,生命表可定义为是与年龄或发育阶段有联系的某种群特定年龄或时间的死亡和生存的记载。 二、简答题(32分,每题8分)

1 说明昆虫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构造特点,两种口器昆虫所造成的为害状有何不同?

1 咀嚼式口器:5部分组成,如蝗虫。 上唇:悬于唇基下,含一内唇,有味觉功能。 上颚:切区(齿状)、磨区(臼状)。

下颚:轴节、茎节、内腭叶、外腭叶、下腭须(5节)。

下唇:后颏、前颏、侧唇叶、中唇叶、下唇须3节。 舌:位于口腔中央一囊状物,基部有唾腺开口。

吐丝器:下颚、下唇和舌合并形成一个复合体,两侧为下颚,中央为下唇和舌,端部突出成吐丝器。

2 刺吸式口器:由咀嚼式口器演化而来,如蝉。 上唇:特化为三角形小片,贴于喙基部。 上腭:特化为一对口针,略粗。

下腭:特化为一对口针,细,内有二纵槽,嵌合形成食物道和涎管。 下唇:延长为圆筒状的喙,中间有纵槽,内藏口针。

昆虫口器的类型不同,取食特点不一样,造成的为害状就有差异,可借以辨别田间发生的害虫类别。咀嚼式口器为害的共同特点是咬食植物的组织或器官,形成残缺;刺吸口器昆虫,不吞食植物组织与器官,常造成内部生理损伤,植物表面没有显著的破损现象,但叶片被刺部分往往出现斑点、卷曲、皱缩等症状。

2 举例说明昆虫的主要习性。 一、昆虫的趋性

昆虫的趋性主要有趋光性、趋化性、趋温性、趋湿性等。

趋光性: 指昆虫对光的刺激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活动,趋向光源的反应,称为正趋光性;背向光源的反应,称为负趋光性。不同种类,甚至不同性别和虫态的趋光性不同。多数夜间活动的昆虫,对灯光表现为正的趋性,特别是对黑光灯的趋性尤强。

趋化性: 昆虫对一些化学物质的刺激所表现出的反应,其正、负趋化性通常与觅食、求偶、避敌、寻找产卵场所等有关。如一些夜蛾,对糖醋液有正趋性;菜粉蝶喜趋向含有芥子油的十字花科植物上产卵;而菜蛾则不趋向含有香豆素的木犀科植物上产卵,表现为负趋化性。 趋温性、趋湿性是指昆虫对温度或湿度刺激所表现出的定向活动。 二、假死性

假死性(feigndeath)是指昆虫受到某种刺激或震动时,身体卷缩,静止不动,或从停留处跌落下来呈假死状态,稍停片刻即恢复正常而离去的现象。如金龟子、象甲、叶甲以及粘虫幼虫等都具有假死性。假死性是昆虫逃避敌害的一种适应。

三、昆虫的群集性

同种昆虫的个体大量聚集在一起生活的习性,称为群集性(aggregation)。但各种昆虫群集的方式有所不同,可分为临时性群集和永久性群集两种类型。

临时性群集 是指昆虫仅在某一虫态或某一阶段时间内行群集生活,然后分散。如苹果天社蛾的低龄幼虫行群集生活,老龄后即行分散生活;多种瓢虫越冬时,其成虫常群集在一起,当度过寒冬后即行分散生活。

永久性群集 往往出现在昆虫个体的整个生育期,一旦形成群集后,很久不会分散,趋向于群居型生活。如东亚飞蝗卵孵化后,蝗蛹可聚集成群,集体行动或迁移,蝗蝻变成虫后仍不分散,往往成群远距离迁飞。飞蝗属永久性群集的害虫,但有群居型和散居型之别,且二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3 害虫预测预报方法有哪些?

(一)期距法:各虫态出现的时间距离,简称“期距”。即昆虫有前一个虫态发育到后一个虫

态,或前一个世代发育到后一个世代经历的时间天数。 (二)物候法

就是根据自然界的生物中,某些物种对于同一地区内的综合外界环境条件有相同的时间性反应。如:一种害虫的某一虫期和它的寄主植物在一定生长阶段同时出现,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寄主某一发育期的出现来预测害虫的发生期。 (三)积温法

就是利用有效积温法则进行测报的方法,(如前述)。 (四)气候图法 可用于害虫的分布预测和数量预测。 (五)形态指标法

根据生物有机体与生活条件统一的原理,外界环境条件对昆虫的有利或不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形态和生理状态上。因此可以利用害虫的形态或生理状态作为指标来预测害虫未来数量的多少。如在华北地区,棉蚜蚜群中当有翅成蚜和若蚜占蚜量的38-40%左右时,在7-10天后将大量扩散迁飞。 (六)种群数量估计法——生命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昆虫学试题库(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小学六年级德育工作计划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