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多个复选框可以被部分选中; c、多个复选框可以都不被选中; d、逐一执行每个复选框的功能。 7、列表框控件的测试 测试方法:
a、条目内容正确:同组合列表框类似,根据需求说明书确定列表的各项内容正确,没有丢失或错误;
b、列表框的内容较多时要使用滚动条;
c、列表框允许多选时,要分别检查shift选中条目,按ctrl选中条目和直接用鼠标选中多项条目的情况;
8、滚动条控件的测试 要注意一下几点: a、滚动条的长度根据显示信息的长度或宽度及时变换,这样有利于用户了解显示信息的位置和百分比,如word中浏览100页文档,浏览到50页时,滚动条位置应处于中间; b、拖动滚动条,检查屏幕刷新情况,并查看是否有乱码; c、单击滚动条;
d、用滚轮控制滚动条; e、滚动条的上下按钮。
9、各种控件在窗体中混和使用时的测试 a、控件间的相互作用;
b、tab键的顺序,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c、热键的使用,逐一测试; d、enter键和esc键的使用。
在测试中,应遵循由简入繁的原则,先进行单个控件功能的测试,确保实现无误后,再进行多个控件的的功能组合的测试。
ps:密码输入框测试时要特别注意进行字母大写输入的测试。 二、查找替换操作
案例演示:打开word中的“替换”对话框。 测试本功能有通过测试和失败测试两种情况: 通过测试:
a、输入内容直接查找、或查找全部;
b、在组合框中寻找已经查找过的内容、再次查找并确认文档的内容正确,如已经查找过“测试用例”、再次进入不用重新输入查找内容、直接在文档中搜寻就可以。 失败测试:
a、输入过长或过短的查询字符串。如假设查询的字符串长度为1到255,那么,输入0、1、2、256、255和254进行测试;
b、输入特殊字符集。如在word中^g代表图片、^代表分栏符、可以输入这类特殊字符测试;替换测试大体相同。
关于编辑操作窗口的功能测试的用例:
a、关闭查找替换窗口。不执行任何操作、直接退出; b、附件和选项测试。假如设定“精确搜寻”、“向后”搜索等附件选项等等来测试; c、控件间的相互作用。如搜寻内容为空时、按钮“搜寻全部”、“搜寻”、“全部替换”、“替换”都为灰色。
d、热键、Tab键。回车键的使用。
插入操作 1、插入文件 测试的情况: a、插入文件; b、插入图像;
c、在文档中插入文档本身; d、移除插入的源文件;
e、更换插入的源文件的内容。 2、链接文件 测试方法:
a、插入链接文件;
b、在文档中链接文档本身; c、移除插入的源文件:
d、更换插入的源文件的内容。 3、插入对象 要测试的内容:
a、插入程序允许的对象、如在word中插入excel工作表; b、修改所插入对象的内容。插入的对象仍能正确显示;
c、卸载生成插入对象的程序、如在word中插入excel工作表后卸载excel、工作表仍正常使用。 编辑操作
编辑操作包括剪切、复制、粘贴操作。 测试剪切操作的方法
a、对文本、文本框、图文框进行剪切; b、剪切图像;
c、文本图像混合剪切。 复制操作方法与剪切类似。
测试时,主要是对粘贴操作的测试方法是: a、粘贴剪切的文本、文本框及图文框; b、粘贴所剪切的图像;
c、剪切后,在不同的程序中粘贴;
d、多次粘贴同一内容,如剪切后,在程序中连续粘贴3次; e、利用粘贴操作强制输入程序所不允许输入的数据。 三、界面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1、窗体
测试窗体的方法:
a、窗体大小,大小要合适,控件布局合理;
b、移动窗体。快速或慢速移动窗体,背景及窗体本身刷新必须正确; c、缩放窗体,窗体上的控件应随窗体的大小变化而变化;
d、显示分辨率。必须在不同的分辨率的情况下测试程序的显示是否正常。
进行测试时还要注意状态栏是否显示正确,工具栏的图标执行操作是否有效,是否与菜单懒中图标显示一致;错误信息内容是否正确、无错别字且明确等等。 2、控件 测试方法:
a、窗体或控件的字体和大小要一致; b、注意全角、半角混合; c、无中英文混合。 四、菜单
进行测试时要注意:
a、选择菜单是否可以正常工作、并与实际执行内容一致; b、是否有错别字; c、快捷键是否重复; d、热键是否重复;
e、快捷键与热键操作是否有效; f、是否存在中英文混合;
g、菜单要与语境相关、如、不同权限的用户登陆一个应用程序、不同级别的用户可以看到不同级别的菜单并使用不同级别的功能; h、鼠标右键快捷菜单。 特殊属性
a、安装界面应有公司介绍或产品介绍、有公司的图标; b、主界面及大多数界面最好有公司图标;
c、选择“帮助”->“关于”命令、应看见相关版权和产品信息。
代替测试用例的检查表
2004年底在大连出差的时候,帮一个项目做测试,顺便写下这个检查表,这个检查表对测试的初学者积累经验比较有用,实际对于有经验的测试人员尤其对于测试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基本上大量的测试不需要再编写测试用例,当然对业务流程、复杂逻辑还是要设计详细的测试用例的。如果你测试的系统是有大量人机交互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而且你又比较懒惰,那就可以使用这个检查表检查了。
因此我总结了这类系统中常用的测试的检查项,供当时项目组的测试人员使用,现在再次整理出来发于博客。
1 针对测试组长或测试经理 1.1测试管理工作检查表:
1. 检查每轮测试开始时测试环境是否准备好(包括软件硬件、测试基本数据等);
2. 确保测试环境(数据和程序)与开发分离,除了测试组之外其他人不能更新测试环境的数据和程序;
3. 每轮测试根据上一轮的情况和总体测试计划做分工调整; 4. 检查case库的填报情况,抽查执行过的case; 5. 检查BUG提交情况,抽查提交的BUG是否规范; 6. 每天晚上统计BUG情况,填写每天的BUG报告;
7. 根据每天的测试情况,决定是否开发组要发布新的BUILD; 8. 每轮测试结束后填写测试总结。 2 下面是针对测试执行人员的: 2.1输入、编辑功能的验证检查点:
1. 必输项是否有红星标记,如果不输入提示是否跟相应的Label对应,提示的顺序是否跟Form输入域的排列次序一致;
2. 输入的特殊字符是否能正确处理:`~!@#$%^&*()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