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初稿)(4)

2019-03-22 22:28

构字特点,合理体现识字过程的阶段性,合理设计作业练习、巩固识字等策略。

(四)关于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运用相关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我国学者和研究人员主张将教育学、心理学、文字学等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网络等运用于识字写字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加强其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从而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王海霞在《语言游戏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应用研究—以山西省灵石县中小学为例》一文中提出将语言游戏理论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渗透性实践策略及其在识字写字教学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如引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低年级学生要多认少写,要借助工具书和汉语拼音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数量;按照学生心理的发展特点,让学生逐渐用铅笔、钢笔和毛笔练习写字;识字写字要有量的要求,要按照课标的要求进行,不能太少,也不能过多;课堂教学既要设计识字活动,也要设计写字活动等。

史瑜琳在《运用心理学理论 活化汉字教学》一文中从教学内容必须与儿童的心理特征相适应的角度,提出将教学设计从“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可以采取利用组块教学,提高识字效益;提供记忆线索,加强感性认识;利用加工线索,辨析形近字等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识字的正确性。

崔康柱、罗维亮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汉字动漫化的方法论思考》

一文中运用历史还原的方法审视当前的汉字教学,指出了识字环节的缺失之处,提出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运用动漫手段并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还原汉字创造的过程,让儿童在模拟创造汉字的游戏中认识汉字,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和效果。

李爽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的研究》一文中通过对银川市四个学校的低年级学生进行测试和教师进行访谈及对相关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指出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存在着诸如识字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传统化,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薄弱,学生识字兴趣逐渐降低,课堂识字效率低课后机械识记,识字回生现象严重等问题。剖析了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源,如教师自身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现代教育技术意识淡薄,重识字,轻能力等,以及低年级学生识字任务重,传统的复习巩固方法机械而单一等原因。由此,作者提出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式的应用,转变教师观念、进行校内培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识字兴趣,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利用网络资源巩固识字等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策略。

王云凤在《成长记录袋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应用》一文中指出成长记录袋具有反思性、多元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在低年级建立识字写字成长记录袋,从字中找到学生的成长。并且提出其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评价内容,一是识字重“量”,二是写字重“质”。

纵观近十年来国内关于识字写字教学的各类文献,我们发现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教材和教学两个方面。而教材方面侧重于文本的研究,

教学方面则倾向于教学方法、问题与对策的研究。但是识字写字教学研究的一些领域和方面还需拓宽、加深,如关于识字写字科学性的研究,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网络与识字写字教学的深度整合,关于识字写字教学资源的挖掘运用,关于校本识字写字教材的编写等等。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起始时期和奠基阶段,识字写字是儿童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对于学生的语言、思维乃至终生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人生聪明识字始”,语文被称为“百科之母”,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说识字写字是语文教育和人生成长的第一块里程碑?

参考文献:

[1]颜海燕.汉代文字教育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6).

[2]朱安立.古代识字写字教材的使用及启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3]王露莹.汉字简化与汉字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

[4]张静.人教社课标实验版教材低中段识字训练序列编排衔接性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

[5]孙聪.小学低段识字教材中生字教学用字分布的合理性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6).

[6]杨汉芹,郭华.小学语文教材识字写字编排情况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3(6).

[7]戴元枝.古代识字教材的创新之作——古歙县胡氏《两心一得》[J].黄山学院学报,2012(8).

[8]顾月琴.日常生活变迁中的教育——明清时期杂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5).

[9]文正东.传统蒙学教材对当今课程改革的启示[J].舟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1).

[10]郭长华.从“三百千”看古代蒙学识字教材的科学价值[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11).

[11]张静.从古代蒙学教材的演变看当代启蒙教育[J].现代语文,2007(11).

[12]陈良松.当代教学理论视野下的古代蒙学读物研究[D].延边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11(5).

[13]李良品.试论古代蒙学教材的类型、特点及教育功能[J].甘肃社会科学,2004(3).

[14]李维石.我国古代蒙学、启蒙读物变革及传统阅读方法辑要(上)[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7(4).

[15]刘晓蓉.小学低年级识字教材研究——以三个版本为例[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

[16]谈儒强.中国传统蒙学教育方法的现代意蕴[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

[17]邵怀领,陈黎明.中国当代识字教材:现状及建议[J].教育导刊,2014(4).

[18]谭建川.中日传统蒙学教材比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19]张庆.“一专多能”词串识字[J].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5(12). [20]朱家珑,张庆.词串识字模式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版),2008(1).

[21]桑哲.中日小学教材汉字教学内容编写之比较——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与东京书籍版新《国语》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0(7).

[22]赵蒙成.情境识字教学法刍议[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

[23]莫彭龄.识字方法的大胆创新和成功实践——评陈凯“中国成语识字”[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3).

[24]童革.童话引读,立体识字,综合发展——小学低年级童话识字教学研究[J].语文建设,2014(2).

[25]胡田.小学低年级汉字笔顺书写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青海省西宁市为例[D].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6).

[26]杨小玲,余振坤.小学写字教育现状及其反思——基于省级示范校漳州市芗城实验小学写字教育的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3(10). [27]丁道勇.小学一年级语文汉字重复与识字效果关系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5(9).

[28]何玉婷.小学语文识字量调查研究——以南宁市Y小学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4).

[29]苗彦贞.从小学生错别字看识字教学之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3(9).

[30]卢谦.识字教学科学性的现状与实践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3(11).

[31]易爱香.小学识字写字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

[32]王晶.小学生语文学习中“识字回生”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5).

[33]孙晓军.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D].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4).

[34]王云凤.成长记录袋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0).

[35]王海霞.语言游戏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应用研究—以山西省灵石县中小学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 [36]崔康柱,罗维亮.信息技术条件下汉字动漫化的方法论思考[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1).

[37]史瑜琳.运用心理学理论 活化汉字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3). [38]李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的研究[D].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5).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初稿)(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煤矿采空区与火烧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毕业论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