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互感器的选择和校验
图6-1某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曲线
用户可根据一次电流倍数K1,查出相应的允许二次负荷阻抗Z 2.al 。因此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满足保护准确度级要求的条件为:
|Z 2.al |≥|Z2|
(6-15)
6.4 互感器的选择和校验
3.电流互感器动稳定度和热稳定度的校验
多数电流互感器都给出了对应于额定一次电流的动稳定倍数(定倍数(),因此其动稳定度可按下式校验:
)和1秒热稳
×
热稳定度可按下式校验:
≥
i s h
(6-16)
≥t i m a(6-17)
如电流互感器不满足式(6-12)、(6-15)、(6-16)、(6-17)的要求,则应改选较大变流比或具有较大的S2N或|Z2.al|的电流互感器,或者加大二次侧导线的截面。
6.4.2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应按以下几个条件:
①电压互感器的类型应与实际安装地点的工作条件及环境条件要适应;②电压互感器的一次侧额定电压应不低于装设点线路的额定电压,即:
≥ (6-18)
③按测量仪表对电压互感器准确度要求选择并校验准确度。
为了确保准确度的误差在规定的范围内,其二次侧所接负荷容量也必须满足式(6-12),不同的只是式中的为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所有仪表、继电器电压线圈所消耗的总视在负荷,其计算公式为:
= (6-19)
式中,= 和= 分别为所接测量仪表和继电器电压线圈消耗的总有功功率和总无功功率。
6.5 电力线路的截面选择及检验
6.5.1 概述
为了保证供配电系统安全、可靠、优质、经济地运行,选择导线和电缆截面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发热条件导线和电缆(包括母线)在通过正常最大负荷电流即线路计算电流()时产生的发热温度,不应超过其正常运行时的最高允许温度。
2.电压损耗条件导线和电缆在通过正常最大负荷电流即线路计算电流()时产生的电压损耗,不应超过正常运行时允许的电压损耗。(对于工厂内较短的高压线路,可不进行电压损耗校验。)
3.经济电流密度35KV及以上的高压线路及电压在35KV以下但长距离、大电流的线路,其导线和电缆截面宜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以使线路的年费用支出最小。所选截面,称为“经济截面”。此种选择原则,称为“年费用支出最小”原则。一般工厂和高层建筑内的10KV及以下线路,选择“经济截面”的意义并不大,因此通常不考虑此项条件。
4.机械强度导线(包括裸线和绝缘导线)截面不应小于其最小允许截面,见附录表15。
5.短路时的动、热稳定度校验和一般电气设备一样,导线也必须具有足够的动稳定度和热稳定度,以保证在短路故障时不会损坏。
6.与保护装置的配合导线和安装在其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如熔断器、低压断路器等)必须互相配合,才能有效地避免短路电流对线路造成的危害。
6.5.1 概述
对于电缆,不必校验其机械强度和短路动稳定度,但需校验短路热稳定度。在工程设计中,根据经验,一般对6~10KV及以下的高压配电线路和低压动力线路,先按发热条件选择导线截面,再校验其电压损耗和机械强度;对35KV及以上的高压输电线路和6~10KV长距离、大电流线路,则先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再校验其发热条件、电压损耗和机械强度;对低压照明线路,先按电压损耗选择导线截面,再校验发热条件和机械强度。通常按以上顺序进行截面的选择,比较容易满足要求,较少返工,从而减少计算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