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建设管理规定(2)

2019-03-23 12:32

班组成员以及相关科室人员,按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进行考评。考评分四个档次: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具体测评内容和考评办法由各单位自主确定,报省公司总经理工作部企业管理处备案。

5.4.3 班组长任职期限一般为2—4年(可与车间负责人任期一致),到期后应经过相关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能连任。

5.4.4 各单位要重视在优秀班组长中发现和选拔管理人才,也要注意在班组长中培养高级技能人才。

5.4.5 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班组管理标准和班组长工作标准,并随着企业技术进步、设备更新和实现管理现代化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订,不断充实新的内容。 6、班组的主要工作 6.1 安全管理

6.1.1 班组长是班组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班长与上一级部门要定期签定安全责任书。 6.1.2 班组要开展劳动安全互保活动,不断增强全班人员的安全责任心和处理不安全事件的能力。要认真开好班前会和班后会,班前会上布置任务,明确分工,交代安全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班后会小结工作进展和检查安全、技术、质量工作完成情况,在班组形成人人保安全的互相监督、互相约束的安全监督保证体系,真正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位班组成员。

6.1.3 严格执行“两票”(工作票、操作票)、“三制”(交接班制、巡

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轮换制),认真落实“两措”(安全措施、反事故措施)计划,杜绝习惯性违章。

6.1.4 严格执行各类安全规程,扎扎实实开展生产现场危险点分析和预控工作,确保针对危险点的防范措施件件落实、责任到人,使班组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做到预控、可控、在控。

6.1.5 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做到组织措施不落实不开工;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开工;技术措施不落实不开工;工器具和材料不齐备不开工;工作环境条件不符合安全规定不开工。

6.1.6 坚持开展每周一次的班组安全活动并注重实效,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对安全工作的要求,结合班组的业务技术特点,分析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控制异常。 6.1.7 对所辖设备和外单位发生的事故和异常要及时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对设备进行安全技术分析和故障预测,做到及时发现隐患和异常。 6.2 生产管理

6.2.1 科学、合理地组织、安排班组的生产和工作,安全、优质、高效地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工作任务和经济技术指标。 6.2.2 在班组管理中大力开展标准化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工作效率。

6.2.3 严格执行工作规程和各项管理制度,坚持现场文明生产,实行定置管理,做到标识清晰醒目、物放有序、工完料尽场地清,时刻保持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

6.2.4 强化班组员工效益意识,积极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活动,加强消耗和定额费用管理,搞好班组小指标分解和考核,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6.2.5 建立健全设备分工管理责任制,认真执行设备管理制度,搞好日常维护和计划检修,努力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6.3 技术管理

6.3.1 严格执行企业技术管理规定和各类技术标准,班组长应组织审定本班组工作中的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在实施上级下发的技术方案和措施时,如确须修改,必须履行审批手续。

6.3.2 严格执行设备检修规程和检修工艺标准,坚持检修工序工艺卡制度,严把“三检”(自检、互检、专检)和竣工验收“四关”(项目关、工艺关、质量验收关、检修资料设备台帐关),确保高质量地完成检修任务。

6.3.3 认真进行设备检修工作总结,对检修质量、安全技术、劳动组织措施的落实、技术革新、提高工效等方面进行总结评价,对存在问题要有改进措施。

6.3.4 及时完善班组各类设备档案、台帐,对各类技术报告、图纸、图表等进行整理和规范归档。 6.4 质量管理

6.4.1 班组每个员工必须树立“质量第一”和“服务至上”的思想,不断增强全面质量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意识。

6.4.2 积极落实全面质量管理有关要求,实现现场作业标准化、程

序化,执行有关的标准、规程和工作流程,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质量意识。

6.4.3 各单位相关职能部门要组织和引导群众性全面质量管理小组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开展,抓好对班组全面质量管理骨干的培训,加强QC成果管理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奖惩措施。 6.5基础管理

6.5.1班组应做好以下基础管理工作:

6.5.1.1 贯彻执行各项制度、标准,并有明确的考核检查办法,实现班组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

6.5.1.2 做好班组安全工器具、劳动防护用品、消防器材的管理。 6.5.1.3 搞好设备管理,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计划检修,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6.5.1.4 加强计量及工器具管理。严格按照计量法规采集数据,正确使各种仪器仪表和度量衡器具;对公用器具、计量器具、仪器应采取集中、专人定置保管,并按时进行校核和试验,确保数据准确,使用安全、可靠。

6.5.1.5 加强信息管理,做好各种原始记录、统计报表、台帐的填写、保管和传递,及时准确地向有关部门提供所需的资料和数据。 6.5.1.6 做好技术培训工作,按规定开展技术问答、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岗位练兵等,不断提高本班组员工的安全、技术、业务水平。 6.5.1.7 搞好备品备件、工器具及材料的使用管理工作,发放(借用)手续齐全,帐、卡、物相符。

6.5.2 班组应加强基础资料管理

6.5.2.1 班组应根据上级规定和专业工作实际需要,具备必须的由国家、行业、地方政府、企业自身颁布形成的有关标准、规程、政策法规、制度、作业指导书,以及班组自己制定的制度、有关办法实施细则等齐全的、适时的、用于工作和管理的依据性资料。

6.5.2.2 班组必须按上级职能部门的统一要求,建立健全专业管理的有关台帐、记录、图表、图纸以及与本班组业务流程相关的数据统计分析资料,并确保各种原始记录、报表、台帐、资料等记录完整、书写工整、内容真实、数据准确、及时有效。配备微机的班组应实现基础资料的计算机管理。

6.5.2.3 班组建立的基础管理资料必须按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要求管理。要求建立零序目录,做到统一编码,集中管理,定置存放,方便查阅。任何一项基础资料均要完整反映一个具体工作流程的闭环管理。

6.5.2.4 班组一般应有以下基本记录: 6.5.2.4.1 活动类记录

6.5.2.4.1.1 班组工作(运行)日志本。主要记录当天(当班)所发生的主要工作和事件。其中包括工作安排和事项,巡回检查存在的问题,设备使用状况,运行工况、缺陷及修试后状况,营业状况及问题,客户服务情况等。此类记录本种类由企业自己决定。

6.5.2.4.1.2 安全活动记录本。生产班组坚持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活动。安全活动的内容应紧密结合本班组专业工作实际及特点进行。


班组建设管理规定(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幼儿园各岗位职责分工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