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虽然是对教学结果的一种预测,但是,这种预测并不是一成不变、固定僵死的,而是在对教学结果有个大概的预测框架内保留一定的生成空间。教学目标一般分成预设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两类:预设性目标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预计要实现的目标,是规划好的,如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书写5个英文单词;生成性目标指在教学活动之前没有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冒”出来的目标,是非预期性的,如学生在学习书写规定的5个单词时,某学生发现这五个单词有共同的特点,教师借此机会进一步与学生讨论了这个规律,并表扬这个同学善于观察,结果大家都多学到这个知识点,这样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了浓厚兴趣。
(3) 整体性
教学目标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事实,只有作为整体而存在的教学目标才是教学目标的真实状态。
4、梁勇平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上2011年6月1日发表的“科学课程标准”一文中指出:教学目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预期性
预期性是指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即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预见到教学活动可能促使受教育者身心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教学目标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之前,即预见到教学活动可能促使受教育者身心方面发生哪些变化。教学目标以教学对象发展现状为基础,但又超越其发展现状,
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教师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科学,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实践是否有成效。)
(2)系统性
系统性是指教学目标是一个由若干具体目标组成的系统,具体教学目标之间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网络。教学目标是一个由若干具体目标组成的系统整体,具体教学目标之间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网络,因此必须以系统联系的观点来看待教学目标。组成教学目标系统整体的各具体教学目标,都不是孤立的,在实践各具体教学目标时,应该将其放到整个教学目标系统中来确定其地位及价值。因此,“教学的艺术在于:把一个复杂的最终产物分解为必须分别并按某种顺序达到的组成部分。教授任何一种事物,便是在向着终极目标前进时,一面记住所要达到的最终模型,一面集中力量走好每一步。”教学目标的系统性与可分解性是辩证统一的。
(3)层次性
层次性是指教学目标系统内部的各具体目标并非都处在一个层面上,而是层级分明、连续递增的。教学目标系统内部的各具体目标并非都处在一个层面上,而是层级分明、连续递增的。较低层次的教学目标是较高层次教学目标的分解或具体化,较高层次教学目标的实现以较低层次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基础。各项教学目标的实现,都要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一级一级地向上发展。当教学达到了某—目标时,便为实现高一级的目标打下了基础,并向终级目标逼近了一步。
越过较低层次教学目标而直接实现较高层次的目标.是不现实的、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 (4)可行性
可行性指教学目标须清晰、明确、具体、可行,有利于其在实践中顺利达成。经验表明,人们在确定和实现目标时,除了考虑目标的价值外,还要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一般说来,教学目标清晰、明确、具体、可行,有利于其在实践中顺利达成。经验表明:人们在确定其实现目标时,除了考虑目标的价值外,还要考虑目标实现的概率。若达成的可能性很大,且易于操作,就会努力促成目标的实现,使目标的潜在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若目标笼统且难度很大,达成的概率微乎其微,人们便会望而生畏、知难而退,目标本身也便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因此,一种正确的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性。 (5)灵活性
灵活性指教学目标可以因校、因班、因课制宜,由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实际编制,内容和水平可以有一定的弹性以便灵活掌握,获得最佳成效。它是由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的,同时为教师创造性开展教学提供了机会。教学目标可以因校、因课、因班制宜,由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实际编制,内容水平可以有一定的弹性,留有余地,以便灵活掌握,获得最佳成效。教学目标的灵活性.使对它的编制工作成为—种艺术。教学目标的灵活性是由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的.同时它又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机会。具有灵活性的教学目标,对于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持点,使其通过教学目标的实现而获得相
应的身心方面的发展,也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最后,在这里强调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生成性。教学目标虽然是对教学结果的一种预测,但是,这种预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僵死的,而是对教学结果有个大概的预测框架内保留有一定的生成空间。教学过程是具体的、鲜活的,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诸多的不确定性,有很多种预想不到的事情会发生,这也正好是教学目标的生成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区别与联系
1、高艳2001年在“论教学目标的设计与编写”中认为教学目
标与教学目的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第一,二者提出或制定的依据相同。无论是\教学目的\的提出
还是\教学目标\的制定,都必须以教学大纲所限定的范围和各科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为依据,都必须服从、服务于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总目标。
第二,二者对教学所起的作用相同。无论教学目的还是教学目标,都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对落实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2、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区别之处表现在:
(1)张国平2002年在“关于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指出: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区别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是在具体情况下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而“目的”的涵义更多的是体现教
育者的主观愿望。只有在对目的具体化后目的才会变成目标。第二、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手段、方法,达到的标准有具体的规定,指出要学什么,并明确通过何种学习方式,在什么条件下获得,学习后应达到的标准,而教学目的则比较抽象、笼统,它只给定了一个范围,不能体现评价标准。第三、从教学思想看,教学目标强调学习质量的到达度,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是从教师教的角度提出教学任务,从内容出发规定教什么,教多少,很少涉及学生学习时在做什么,达到怎样的可检测的要求。
3.李如密1999年在“教学目标与目标教学”中指出: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区别主要有: (1)教学目的是教学的方向目标,具有终极意义;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达到目标,具有程段意义,一般要经过几个程段教学目标的连续达成,才能实现最终教学目的。(2)教学目的是对教学的总要求,对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教学目标是对教学的具体要求,只对特定范围(如某门学科、某一单元、某一课时等)的教学活动起规范作用。(3)教学目的体现着社会的意志和要求,具有主观性和指令性,在某一历史时期常常是相对稳定的;教学目标则更多地体现教学活动主体的要求,具有客观性和自主性,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变动。
4.张建国2010年在“中学思想政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中指出: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1)从制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依据看,教学目的的提出仅仅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教学目标的制定除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之外,还要依据教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