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岭中学2013届高三高考提优冲刺考试(三)理科综合试题(4)

2019-04-02 16:44

天利图书

(3)①大于 ②NH4+进入红细胞,引起细胞内渗透压增大,大量水分进入红细胞导致红

细胞胀破

32.(20分,遗传图解4分,其余每空2分)

(1)去雄 套袋隔离 乙 Aa 紫叶鞘 由于操作失误(如没有全部套袋隔离、

母本去雄不彻底等)造成母本发生了部分自交 (2)绿叶鞘 遗传图解如下:

aa

AA() × P aa() P

绿叶鞘

绿叶鞘 紫叶鞘

?

aa Aa F F 紫叶鞘 绿叶鞘

(杂交后代) (自交后代)

(3)将甲乙间行种植,令其自然传粉,收获乙植株上的种子,种植,在苗期根据叶鞘颜色

选苗,保留紫叶鞘幼苗即为杂种植株。

2013年浙江省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

理综(化学)(三)参考答案

7. 【答案】B【解析】在日光照射下,NO2与O2经过复杂的反应生成臭氧(O3),臭氧再

与空气中的一些碳氢化合物作用后生成的一种有毒烟雾被称为“光化学烟雾”,A选项正确。肌红蛋白、蚕丝、过氧化氢酶均是蛋白质,充分水解后可得到各种氨基酸,而鱼肝油属于油脂,水解后可得到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B选项错误。勒夏特列原理适用一切动态平衡,当然包括溶解平衡,C选项正确。正是分子筛中有许多笼状空穴和通道,它能可逆地吸收水、二氧化碳、氨、甲醇、乙醇等小分子,但它不能吸收大得不能进入空穴的分子,所以可用于分离、提纯气体或液体混合物,还可作干燥剂、离子交换剂、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等。D选项正确。

8. 【答案】D【解析】普通的硫酸型原电池常因为极化效应而使电池内阻增大,导致灯泡亮度较暗,持续时间较短,加入适量重铬酸钾晶体或适量6%的H2O2溶液均可将H2氧化成H2O,消除极化效应,使灯泡亮度增大,持续时间变长,A选项正确。提纯混有少量NaCl的KNO3晶体通常就是采用该流程完成的,B选项正确。无机产品用易挥发的有机试剂洗涤,有机产品用无机试剂洗涤,可减少产品的溶损,方法合理,C选项正确。纸层析法分离无色微量成份时基本流程正确,但要注意的是若分离的物质有色,在滤纸上直接可以看到各成分的色斑,最后无需进行“显色反应”, D选项错误。

9. 【答案】B【解析】显然本题的突破口是“X+无电子”,X是H。“—YX是有机物中常见官能团”结合“Y、Z是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1”和后面相关信息知Y为O,Z是F。“组成为MYX的物质能溶解W2Y3型物质”可判知M是Na,W是Al。常温常压条件下,H2O2呈液态,HF呈气态,A选项正确。H、O、Na两种元素组成的1∶1型物质有:H2O2、NaH、Na2O2三种物质,显然H2O2是共价化合物,而NaH、Na2O2是离子化合物,B选项错误。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所以O2—>F—

?>Na+>Al3+,C选项正确。NaAl(OH)4和Na3AlF6两种晶体的阴离子分别是Al(OH)?4和AlF6,空间构型分别为正四面体和正八面体,D选项正确。

10. 【答案】C【解析】甲装臵是原电池,Al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

Al—3e—+4OH—==AlO?2+2H2O,所以溶液中的OH向Al极移动。乙装臵是电解池,工作过程中2-

O向阳极移动,所以A选项错误。若电解金属钛效率为?,则获取1mol Ti时消耗Al的物

4质的量:3Ti~12e—~4Al,即需Al为mol,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制备TiO2时,

3?天利图书

在电解槽发生如下反应:2CaO2Ca + O2↑, 2Ca + TiO2?一定条件????Ti + 2CaO,由此

2+

可见,CaO的量不变。或:制备TiO2时,在电解槽发生如下反应:阴极:2Ca + 4e—= 2Ca;

2

阳极:2O—- 4e—= O2↑。2Ca + TiO2?一定条件????Ti + 2CaO,由此可见,CaO的量不变。D选项错误。

CH3CHCH311.【答案】C【解析】脲醛树脂合成单体是尿素和甲醛,A选项错。CH3CH2CHCH2CH2CH2C(CH3)3的正确命名是2,2,7-三甲基-6-乙基辛烷,B选项错。验证该信息素中既含有醛基又含有碳碳双键,向该信息素的试液中先加溴的CCl4溶液,观察到溶液褪色,证明其含有碳碳双键,继续滴加直到溶液变为红棕色,再向溶液中加入0.5 mL H2O,充分振荡,观察到溶液褪色检验出醛基。分析此问题的关键是碳碳双键能与Br2/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而—CHO只能在水存在下被溴分子氧化,例如:CH3CHO+Br2+H2O—→CH3COOH+2HBr,C选项正确。D的分子式应为C13H10O4N2,所以D选项错误。 12. 【答案】C【解析】“越弱越水解”,由于Ka(CH3COOH)>Ka(HClO),所以相同浓度CH3COONa

+

和NaClO的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 c(CH3COO—)> c(ClO—) >c(OH—)>c(H+),A选项错误。Ka(HClO)>Ka2(H2CO3),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的

2-1

离子方程式应该为2CO3—+ Cl2+H2O =2HCO3—+Cl—+ClO—,B选项错误。向0.1mol·LCH3COOH溶

+1

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c(CH3COOH)∶c(CH3COO—)=5∶9,设溶液中有c(H) x mol·L—,反应后溶液体积为VL。

CH3COOH CH3COO+ H+

0.1?590.1?14mol·14mol·L—1 L—1 x mol·L—1 VVcCH3COO??cH?Ka(CH3COOH)==

c?CH3COOH?????0.1?V914?x514= 1.8×10—5,x=1.0×10—5 mol·L—1

0.1?V此时溶液pH=5,C选项正确。比较两种离子先沉淀,我们可以转换成只要求两难溶物分别

形成饱和溶液时c(Ag+)的大小,浓度越小,对应的物质先沉淀。AgCl饱和所需Ag+浓度c(Ag)1=

++

1.8?10?101?10?3=1.8×10—7(mol·L—1);Ag2CrO4

饱和所需

Ag+浓度

1.9?10?12—5—1++—

c(Ag)2==4.36×10(mol·L),c(Ag)< c(Ag),Cl先沉淀,D选项错误。 12

1?10?313.【答案】A【解析】oa发生H++OH—=H2O,bc 发生NH4++OH—=NH3·H2O,cd 发生

Al(OH)3+OH—=AlO2—+2H2O或者是Al(OH)3+OH—=[Al(OH)4]—,故可以肯定溶液中一定有H+、NH4+、Al3+,从ab和cd耗碱体积比值可知,若为Fe3+,则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刚好与纵坐标数据吻合;若为Mg2+,Mg2+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不能与纵坐标数据吻合。综上所述,该溶液中的阳离子是可以确定的,A、B、C选项中只有A正确,而在d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并不只有Na2SO4,还有NaAlO2,故D选项错误。

26. 【答案】(评分标准:除了有标注的,其余每空均为1分)

3+

(1)2Fe+Cu=2Fe2++Cu2+

——

(2)第一种:2Cl—2e==Cl2↑ 第二种:①在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并搅拌 过滤,并用适量蒸馏水洗涤滤渣

天利图书

将滤渣干燥即得铜

②a 使用细铁粉,还原得细铜粉,铜粉颗粒越小,与酸接触的表面积越大,内部的铁与酸反应越快,即除铁效率越高 ③0.1200 g 0.0455 g

+++

(3)①c NaClO能将Fe2氧化为Fe3,且反应能消耗H+,增大溶液的pH使Fe3沉

+-

淀(2分) ②2Cu2+4I=2CuI↓+I2 ③85.50%

【解析】(2)③用还原铁粉处理腐蚀废液得到的3.000 g铜粉中含铁的质量为:3.000×4.000%=0.1200g。

第10 min时,乙烧杯中溶解掉的Fe的质量为:3.000×(2.500—1.000)%=0.0450g (3)①因为要将CuCl2从溶液中通过加热蒸发,冷却结晶得到,必须除去Fe2+杂质,考虑到Fe(OH)2完全沉淀pH高于Cu(OH)2,显然需将Fe2+氧化成Fe3+,再以Fe(OH)3形式除去,这样不会对Cu2+产生影响,所以要加入氧化剂。此处浓H2SO4、Cl2、NaClO均是氧化剂,但是使用浓H2SO4时有污染物SO2产生,使用Cl2是气体不方便,而使用NaClO时

+++

既能将Fe2氧化为Fe3,又能反应消耗H+,增大溶液的pH使Fe3沉淀,化学反应方程式:

—2++3+—

ClO+2Fe+2H==2Fe+Cl+H2O。 ②CuCl2溶液与KI反应只能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Cu2+可将I—氧化成I2,本身被还原成Cu+离子,Cu+再与I—结合成溶解度相对较小的CuI,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Cu2+4I=2CuI↓+I2。

③根据题中条件分析知定量分析过程发生以下两步反应:

+----

2Cu2+4I=2CuI↓+I2,I2+2S2O32=2I+S4O62 则2CuCl2·2H2O~I2~2Na2S2O3

0.4000mol?L?1?0.025L?171g?mol?1此产品中Cu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100%=85.5%

2.000g27. 【答案】(1)CH4(g)+H2O(g)CO(g)+3H2(g) △H=+161.1kJ·mol1(3分) (2)在电磁场的作用下氮氮叁键更容易断裂,降低了合成反应所需的能量,反应容易进行。(1分) 节能减排,降低了设备要求。(1分)

p2?N2??p3?H2O?(3)① >(1分) <(1分) ②KP= (1分) ;

p?NO??p?NO2??p2?NH3? ③D(2分)

——

(4)6OH+2NH3—6e==N2+6H2O(1分)

(5)A(1分) 氨碳比大于4.0,增大氨气的量CO2转化率增加不大,提高了生产成本;氨碳比小于4.0,CO2的转化率较低。(2分)

(6)76(1分)【解析】(1)由图1、图2、图3得到三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CO(g)+H2(g)+

1O2(g)==CO2(g) △H1=—282 kJ·mol—1 21O2(g)==H2O(g) △H2=—241.8 kJ·mol—1 2CH4(g)+2O2(g)==CO(g)+3H2(g) △H3=—846.3 kJ·mol—1 结合盖斯定律,CH4(g)+H2O(g)==CO(g)+3H2(g)

△H=△H3—3△H2—△H1=—846.3+3×241.8+282=+161.1kJ·mol—1 (2)略。 (3)①因为高温下各反应成份均为气态,正向扩体,所以△S>0,从图上可知450℃时是第二种催化剂存在下的平衡状态,温度继续升高,脱氮率下降,即平衡逆向移动,结合勒沙特列原理,正向反应放热,即△H<0。

②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

天利图书

p2?N2??p3?H2O?数(记作KP),则上述反应的KP=。 p?NO??p?NO2??p2?NH3?③二种催化剂条件比较脱氮率高低,由于温度不确定,所以无法比较,A选项错误。由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有改变,即△S≠0,所以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平衡有移动,对脱氮率有影响,B选项错误。由于正向反应放热,降低温度平衡有利于正向移动,所以应该是低温区平衡转化率高,并非是曲线①、②最高点表示此时平衡转化率最高,C选项错误。从图上观察可知,催化剂①、②分别适合于250℃和450℃左右脱氮,这跟催化剂反应的活性温度有关,D选项正确。

(4)由电化学知识得到碱性介质中负极电极反应式为:6OH—+2NH3—6e—==N2+6H2O。 (5)b表示 [n(H2O)/n(CO2)] ,要使二氧化碳转化率(x)增大,显然b值要尽量小,所以选A。另从成本控制和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考虑,氨碳比大于4.0,增大氨气的量CO2转化率增加不大,提高了生产成本;氨碳比小于4.0,CO2的转化率较低,所以选择氨碳比为4.0较好。

(6)反应的方程式为:CO(NH2)2+NO+NO2==2N2+CO2+2H2O,很容易计算出1 mol尿素能吸收工业尾气中氮氧化物(假设NO、NO2体积比为1:1)的质量为76g。

28. 【答案】(1)冷凝回流冰醋酸、正丁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或答成冷凝回流冰醋酸、正丁醇,提高乙酸正丁酯的产量(2分) a(1分)

(2)将已加入13.5mL正丁醇的圆底烧瓶边摇动边慢慢滴加8mL浓硫酸。(关键词是“摇动”“滴加”)(2分)

(3)使用分水器分离出水,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反应产率(2分)

分水器中的水层不再增加时,视为反应的终点(2分)

(4)除去乙酸及少量的正丁醇(1分) 上口(1分) (5)D(2分) (6)80%(2分) 29.【答案】:(14分)

(1)

(2)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2分)

OH (2分)

(3)ABF(3分) (4)OHCCH2CHCH2CHO(只要合理均给分)(2分)

(5)(2分)

(6)(3分)

2013

年浙江省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

理综(物理)(三)参考答案

14、【答案】:C

天利图书

【解析】:由题意可知三个木块重量关系未知,无法比较它们和水平面间的弹力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水平分量,所以答案选择C 【考点定位】考查物体的受力分析及物体平衡条件。 15、【答案】:D 【解析】:由于北斗卫星P和“北斗二号”G质量未知,无法判断向心力的大小,A错;从题意可知轨道平面应在半径确定的赤道平面,B错;同时考虑到两卫星均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r13r23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2?2,C错;G绕地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向心加速

T1T2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考点定位】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第三定律及圆周运动相关知识。 16、【答案】:B 【解析】:从C点离开的微粒动能最大,说明四边形区域内C点的电势最低,但过C点不与区域其它边界相交的等势面有无数个,当然可以有与P、D连线平行的等势面,显然B正确。 【考点定位】涉及到了动能定理、电场力做功、等势面与电场线的关系。 17、【答案】:D

【解析】:导体棒ab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从t=0时刻开始往复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

律是v=vmsin(

2?2?t),这里vm=2m/s,T=4s,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BLv=BLvmsin(t),TT为正弦交变电流,导体棒两端的最大电压为BLvm=1V,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有效值为U1=BLvm/2,由变压公式可得副线圈输出电压有效值U2=BLvm/(2k),输出功率

22B2L2vmB2L2vm为P=,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为=0.25W,变压器原线圈电流,即任意222kR2kR时刻电流表的示数为3TBLvm1=,选项ABC正确;由能量守恒定律,从t=0至t=

42k2R222B2L2vm1122的时间内水平外力所做的功为W=P3T/4+mvm=T+mvm=2.75J,选项D错2228kR误。

【考点定位】涉及简谐运动、电磁感应、理想变压器等相关知识。

18、【答案】:CD 【解析】:由两个简谐运动的图像可知,它们的周期相同,振动快慢也相同,A错;当球与横梁之间存在摩擦的情况下,能量损失,球的振动振幅减小,B错;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时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C正确;当简谐波向左传播时,此时质点A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加速度指向平衡位置,D正确。

【考点定位】涉及简谐运动的图像、波动图像,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的条件。 19、【答案】:ACD 【解析】:从题中提供的图线就可看出A正确,t=0时,磁通量最大,但磁通量的变化率为


浙江省温岭中学2013届高三高考提优冲刺考试(三)理科综合试题(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废都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