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的一切产品和服务以用户为导向,甚至可以为了内容和品牌,放弃部分商业利益。汽车之家的媒体品牌优势,以及在选车、购车人群中的良好口碑,是竞争对手不可企及的。以产品和服务为基础形成的品牌和口碑,使网站不需要花太多钱买流量,就能相当精准的影响到大规模有近期购车意向的人。此外,汽车之家的论坛,汇集了一批忠实的汽车爱好者,他们自发的贡献了大量UGC内容,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网站的内容,部分原创内容的专业性和亲和力超过网站专业内容。 目前,汽车之家论坛形成了以不同车系为主题的版块儿,论坛注册用户数超过770万,2013年9月日均UV 270万。李想曾在i黑马的一次采访中评论称,汽车之家是所有汽车网站里面最会做互联网的,而其他99%的汽车网站都不懂得运用互联网的生产力,“ 我们是一个真正的平台,表面上看我们的编辑在写文章,但是我们95%以上的内容都是用户提供的。然后我们的报价是经销商提供的,我们不是到处去踩低报价,我们不是天天一帮人吭哧吭哧在那写文章,我们写文章是为了引导用户写文章。” 这些用户自发贡献的个性化内容,一方面成为小白用户选车时非常好的参考,反过来,成为汽车之家宝贵的数据库信息,从而使网站更好地进行数据挖掘和精准营销,尤其是在移动端,用户行为和商业模式完全不一样,大数据挖掘和精准推荐的重要性显得至关重要。 汽车之家这种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公司文化和使命,在公司创办时既已形成。事实上,汽车之家并不是最早进入汽车领域的网站,在当时,除了门户网站汽车频道外,还生存着大量垂直类汽车导购网站和论坛,但整个汽车媒体的内容话语权基本由汽车厂商主导,大多数网站内容缺乏客观独立性,用户很难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创业邦》的一篇文章曾记录了汽车之家总编辑韩路对当时汽车网络媒体生存现状的评价,他说,当时的互联网汽车媒体与厂商的关系,说白了就是一种简单、粗暴的买卖关系,除了各自资源不一样外,从媒体自身属性的竞争力来看,其实不存在竞争关系。这是刺激李想在该领域创业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希望能创办一家真正服务用户,能为汽车消费者提供有价值信息的网络媒体。 汽车之家虽然能专注在内容和产品上尽量做到最好,但在公司成立的初期,流量和收入并没有太大优势。中国汽车行业的爆发,对汽车之家的转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9年1月,中国汽车销量73.55万辆,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获得全球销售冠军,2010年中国汽车销量暴增至1806万辆,带动汽车广告市场一片繁荣。此外,秦致的战略布
局和管理能力,和李想形成了很好地互补,他加入后,在网站流量推广和管理效率上,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汽车之家能够在行业向好时期脱颖而出,并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巧合和运气那么简单,产品优秀+管理层的战略布局+执行力,这些综合的因素,是汽车之家取胜的必备素质。 然而,门户形态下,网站的商业价值很容易见顶,此外,门户在PC端的商业模式无法平移到移动端,这些问题和挑战,让汽车之家大概在两年前开始思考转型。如今,汽车之家的定位不再是单纯的媒体,而是汽车互联网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选车、买车、保养、置换相关信息服务;为厂商和经销商提供线上营销服务,并且服务内容较以前单纯的配合汽车厂商和新车进行品牌营销更进了一步,已能够直接为厂商和经销商带来销售线索,离交易更近了,并且营销效果可以衡量。 从媒体到服务平台的转型,更能将汽车垂直网站和门户网站的差异区分的更明显,汽车网站在垂直领域的专注和深挖,比门户网站更能在交易环节有所作为,眼下最典型的就是汽车网站在帮助经销商汇集销售线索这件事上,要比门户网站强大许多。当然,这种汇集销售线索的行为,本质上还是营销,汽车产业链的复杂性,决定了汽车网站介入交易的难度。汽车网站已经先于门户网站在产业链进行布局,未来能多深入的参与汽车交易,是投资者需要长期跟踪观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