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管理案例分析(2)

2019-04-15 17:42

①主要表现为有关的会计信息不及时,不真实,从而对固定资产的实物状况无法进行真实的反应和有效地控制。

②对于增减固定资产不能及时正确地处理,导致账务脱节。

③有账无物,人员变动导致固定资产处理不及时,固定资产已经报废或出售,但账没有及时处理。

④有实无账,企业购置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入账。

账实不符,固定资产账目不能实际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加和减少,对固定资产实物控制缺乏管理。

4、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

企业通过有效的监督检查,可以帮助有关部门采取适当的措施,完善内部政策和决策的程序,促进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更为有效的运行,保障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如果内部审计机构不够健全,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那么,内部审计监督力度无从保证。

(三)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观念淡薄。

公司老板重视的只是企业直接的效益,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 ,但是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却不加关注,固定资产管理未纳入经营层的考核范围,对固定资产更重要的要求是使用价值上的,即只要设备能够安全地进行生产,而忽视对固定资产经济价值的管理,轻管理、重置办。老板所关心的是今年有多少个项目?跟那些建筑商谈成了,还缺多少设备,要添置多少台?对固定资产的定期维护、保养,固定资产的损毁重视不够。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①固定资产内部调拨制度不健全,公司内部资产调拨无序,调拨程序不完善,造成管理混乱。体现在各工地之间塔吊调拨因无手续而不知去向,哪个工地有多少台不知道,更是由于设备管理员变动、财务人员变动,导致财务账面上处理不及时、不准确。

②固定资产处置制度不健全,程序不规范,造成资产流失情况严重。

3

③资产清查制度不健全。资产长期不盘点,以至于部分固定资产已长期不存在,形成财务账面长期虚挂账。

④固定资产的监督惩罚制度不健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分工不够明确导致资产管理责任不到位,平时资产的流向无人监督,遇到问题互相推诿。对违反固定资产管理规定的各种行为没有建立有效的惩处机制,没有把固定资产管理同个人业绩考核有机结合起来,造成资产管理松懈甚至失控

3、固定资产账务管理不规范。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不规范、日常管理基础工作薄弱,长期未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最终导致家底不清、账物不符、账账不符,造成固定资产记录不清,无法彻底清查固定资产数量。有时老板个人心中有数,不把实际情况告知财务人员。有时购置资产资金来源不明,购入的资产不入账,有事处置资产比较随意,财务人员不知道,账上虚挂。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2016年以来,公司加大力度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通过对企业管理层灌输企业管理知识,使管理层充分认识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为此,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从人的思想到物的管理,都有了较大的改善。

(一)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就应加大力度宣传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以及违法违纪的危害性,从而提高大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最终在企业内部从上到下都树立起正确的管理理念。

1、根据企业的财务能力、设备保管和使用等实际情况出发,对企业的财务记录、监督和内审等进行设计,并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2、培养固定资产管理专业知识的人员。

3、设立固定资产管理部,对企业从大小型固定资产统一管理。 4、杜绝思想意识上的“重进轻管”、“重资金、轻实物”。

5、增强设备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的责任心,注重日常维护,延长其物质寿命。

(二)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手段。

4

1、加强固定资产预算制度。每年应根据企业实际发展需要及资金情况,合理安排固定资产预算。

2、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固定资产购置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和责任。

3、组织责任制度。对购置、验收、接收、环节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明确其责任、具体工作要求,并相互稽核、职权分离。

4、账簿记录制度。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会计部门要完整保存固定资产的请购、审批义件、采购和招投标记录、购置发票,以及验收报告、保管、使用、维修、处置等各项会计记录,严防调换、遗失和损坏,并主动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建立设备卡片,反映设备使用变化情况,并记录主要技术特性的登记卡。建立设备资产台账,反映各设备的使用、保管和增减动态而建立的设备登记簿。建立设备资产档案,设备从规划、设计、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所形成的图纸、文字说明、凭证和记录等文件资料,通过收集、整理、鉴定等工作,归档建立起来的动态系统资料。

5、固定资产处置、报废制度。按有关规定,企业各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调配要遵循“合理配置,有效使用”的原则,并办理内部调拨手续,及时进行变更登记。做好报废设备的处理工作,做到物尽其用,制订设备报废条件: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性能落后,能耗高,效益低,经济效益差;主要结构和零部件严重磨损,无法修复。会影响环保、安全,容易引发人身安全和环境污染,修复改造不经济;按国家能源政策规定应淘汰的高耗能设备。

6、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固定资产的使用和保管部门要定期对实物进行清查盘点,做到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

7、固定资产维护制度。通过清查盘点,查明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保养等情况是否正常,并对实物的盘亏和人为损坏进行赔偿做出具体规定,及时发现和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妥善处理和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8、加强内控监督,建立内部审计机制。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和经济效益审计控制,谋取更大的固定资产管理效益。加强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评审,建立严密、完善的控制体系。拓展内部资产审计业务领域,强化企业的资产风险管理,将风险控制到最低限度,防患于未然。

9、定期过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

由财务部门与生产技术部门牵头,争取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抽调较熟

5

悉固定资产状况的专业人员分组进行清查,采取使用部门登记核对和专责人员现场核实的办法,在此过程中如有卡片与实物名称型号使用部门不符的情况,处理原则一般是以实物为主,更正卡片记录或按规定进行盘盈盘亏处理,符合报废条件的要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有可能必须反复校核才能完成清查。只有形成准确的基础数据,纠正以往由于管理混乱造成的各项数据的失真,以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总经理 固定资产管理部 财务部 生产技术部 预算、购进、处置 账、卡、物 维护、保养

三、经过一系列措施,固定资产管理取得的成效。

(一)提高了固定资产使用效益。

项目(年) 服务营业额(万元) 固定资产总额(万元) 2015 3920 2450 2016 10200 4800 2017年 15350 5050 3.04 投入收益比 1.6 2.15 注:投入收益比=当年收入/当年末固定资产总额

从上表可以看出,投资收益比在2016年、2017年增长较快。而公司2013投入收益比1.4;2014投资益比1.61,2013年-2015年增长缓慢,2015年投入收

6

益比与2014年基本持平,没有增长。2016年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至2017年投入收益比明显提高,并且提高的幅度较大。

(二)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在财务管理上,保证账卡物一致。 (三)固定资产实行量化管理,责权分明。通过固定资产的量化管理,责权更加分明,人尽其责,避免互相推诿,出了问题谁管理谁负责。

第四部分 总结

四、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管理作

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工作是确保经营生产可以有效进行的必要条件。企业固定资产在数量不断增加、技术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更要解决如何用好、管好固定资产的问题,以充分发掘固定资产的潜力,把企业的经济责任、经济利益以及经济效益相结合,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实现利益最大化。这对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全面提高中小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五部分 附录

五、公司2015~2017年利润表

2016-2015年利润表数据如下:

项目 一、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利 润 表

2016年 10200 6140 208.08 816 510 7

(单位:万元) 2015年 3920 2352 79.96 313.6 196 2017年 15350 9517 313.14 1228 767.5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三: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 四、净利润

78.4 900.04 - - 900.04 225.01 675.03 306 2219.92 - 5.6 2214.32 553.58 1660.74 537.25 2987.11 1 26.5 2961.61 892.25 2132.36 8


固定资产管理案例分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中小学生守则读后感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