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上完成高考化学所要求的全部教学内容,即完成第一轮复习。
2.从10年2月下旬至4月下旬,专题复习、训练、讲评。
3.5月上旬至高考前,综合训练、讲评、模拟高考。
二、教学建议
1.第一轮复习建议整合高中化学内容,按块复习,其中元素化学、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实验等部分应让学生做到做到基础扎实、灵活运用。
2.严格执行省考试说明要求的考点(可先行参照09年省考试说明)及其相关能力要求,参照09年江苏高考化学卷及相关省市的高考化学试卷相关试题,落实“化学是真实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3.认真编制学案和练习,关注考情、学情,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切勿包办代替。
生物
一、教学进度
11月中旬以前--必修1,必修2(遗传部分);1月下旬--必修全部。
3月份底--第一轮全部内容复习结束。
二、教学要求
1.周密安排复习计划。复习安排,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安排,更重要的是做什么?用什么?要达到什么效果?如目标要求是怎样的?二轮复习资料主要来源是什么?训练的形式和主要内容如何安排并确保高效?考前怎样回归课本?学生自主复习的内容是什么?如何检查?等等。这些教学活动都要经过认真讨论后周密计划,要坚决杜绝教学安排的随意性。
2.提升课堂效率。对于复习课,学生与老师普遍存在倦怠现象,如果照本宣科,效率肯定要大打折扣,从目前的现状开看,课堂管理可为我们提升课堂效率带来很大的空间。
历史
一、教学进度
上学期:九月——明年元月,教完《必修二》、《必修三》
下学期:二月下旬——四月上旬,二轮专题复习阶段。此阶段随着新考纲的下发,高三学科备课组长要组织学科组成员认真研读新考纲的变化及其考点要求,充分了解考点的增删调整、题型、题量的结构比例、难度和样卷结构的变化,以把握其命题方向性的调整变化。
四月中旬——五月底进入巩固复习提高阶段。各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回归课本,自我纠错;关注现实,学会思考;加强训练,提高技能。
二、教学建议
1.周密制定计划,有序安排教学
高三教学复习工作是一个大而系统的工程,周密、切实可行的计划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在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的形势面前,要在认真研究考情、学情的基础上,根据所配课时量,周密计划。计划的制定要依据教学内容、考点要求细化到每一个课时、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并依计划合理有序的安排和实施教学,要加强对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
2.强化备课环节,加强基础教学,着力提升能力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备好课必须认真的研究教材,熟悉教材,吃透教材要求,这样才能用好教材,用活教材。对于学科教师来说,就是要功夫下在备课上,本领显在课堂上,内容讲在点子上,时间用在刀口上,着力点放在能力培养上。备课,就是一备内容,找准基点;二备重点,、难点和主干知识,找准方向;三备方法,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四备学生,依据对象,分层要求;五备教法,课堂教学结构,实行章节、单元、分类、专题相结合,重在分析理解。六备学法指导。
现时高考考查历史思维能力已成为高考历史命题的指导思想和重心所在。我们应看到考点要求和高考试题的知识覆盖面还是比较宽的,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以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为依托的,我们主张第一轮复习教学要下大力气,加强基础教学。在教学思路上,依据必修三本书的教学要求,从纵向角度认识和把握历史知识,引导学生吃透课本,建立起一个符合教材要求和考试要求的知识体系;在目标实施上,深刻理解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的本质内涵,认识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必然性以及产生的重大影响,掌握单元章节知识结构,着力提高学生分析教材和理解教材知识的能力。第一轮备课、教学复习应注意这样几方面:
第一、重“理解”强“记忆”。第二、重“抽象知识”知“具体知识”。抽象知识既包括历史现象、历史概念本质的内涵,教材本身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的知识结构,也包括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整个学科体系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还包括基本理论观点,这些抽象知识又是构成学科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抽象知识的教学,以抽象知识统帅具体知识,不可主次不分,轻重颠倒。第三、“重讲精练”。第一轮教学主要是打基础,为了提高理解能力,认识掌握抽象知识,在一轮、二轮的教学复习中必须高度重视教师的讲解,即“重讲”主要是重视抽象知识的讲授,而不是面面俱到不分重点的,更不是“填鸭式”的满堂灌。实践证明,只有重视了讲,讲好了抽象知识,才能理解“旧情境”,适应“新情境”。才能提高学科思维能力。
所以对那些抽象知识,教师一定要讲深讲透,有效的揭示知识的内涵和本质。“重讲”我们提倡以“问题为中心”,课堂教学要以问题引领、思路点拨、师生互动、方法指导、规范要求、解决问题为基本模式,提高课堂效率。“精练”,要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 尤其在现时课时大为减少的情况下,练一次,就要求有效果,学生有收获。要把无为而练的时间省下来,给教师精备课,给学生悟课本,真正做到减时提效。第四、依“纲”据本,提高效度。“纲”是指考纲,它起着高考对高中教学的导向和指导作用,考纲不仅详细列出了高考对知识和能力考查的内容与层次要求,并且规定了高考试题的题型与难度要求。因此,高三的备课、教学复习就必须要认真研究考纲,以考纲为依据。依纲依得准确,抓纲抓在实处,教学复习便会相得益彰,教学的针对性也会提高。对考纲把握和落实的好坏,也直接反映出一个教师功底的厚薄。对于手中资料,要有正确的认识,教材是我们的最直接的教学资料资源,其他资料只能作为教学辅助资源。
3.规范教学行为,互促中求提高
高考学生答题过程中所暴露出一系列问题,除心理因素原因外,未能按要求正确作答、对材料不能准确理解、表述不当,词不达意、书写不工整等,究其原因,不少责任在于教师。教师教学行为中从备课到教学,从课堂教学语言到学生训练的批阅及其试卷的讲评等一系列环节,教师规范要求怎样,直接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师有规有距的教学,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学习及其言行。课堂教学语言的通俗化,是为了利于学生的理解,课堂教学语言的专业化,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回答问题的规范。所以,规范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是促进学生规范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教与学间相互规范要求的促进,有利于教与学的共同提高。
政治
一、教学进度:
1.2009年9月——10月上旬,复习完必修一。
2.2009年10月——10年1月,复习完必修二、三、四、选修三及时政学习。
3.2010年2月——3月底,进入二轮专题复习阶段及时政学习。
4.2010年4月——5月中旬,对照江苏省思想政治高考说明,结合考点进行巩固提高复习及时政复习。
5.5月中旬以后,各校结合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二、教学建议:
1. 第一轮复习要在2010年1月底完成,一个月复习一个模块,《必修1:经济生活》可适当延长。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既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全面性、整体性,更要结合当前形势突出
重点。
2.研究思想政治高考命题特点,了解思想政治命题方向和趋势,做到有的放矢,不平均用力,力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学科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相互滋养、相互提升,促进学生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沟通,在课程内容与结构上体现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整合。
4.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课堂复习的有效性,注意训练的高效性,做到精练实练,加强解题规范指导。
地理
一、教学进度
1.上学期(2009年9月初至2010年2月上旬)尽可能完成第一轮复习;
2.下学期开学初至4月底完成第二轮复习;
3.2010年5月初至高考完成第三轮复习;
二、教学建议
1.精心计划,合理安排;
明晰复习思路,制订合理的教学进度计划,精选精编教学资料,复习方法对路,采取措施得力等。
2.加强研究,发挥集体智慧;
进一步做好备课组工作,加强研究,分工协作,资源共享。
3.狠抓课堂,向45分钟要质量;
抓有效、求高效、讲实效。认真研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注意处理好新老教材关系,各种版本关系,高初中地理关系,立足基础、突出主干知识,准确把握复习内容;改善复习方法,注重过程和方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各种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和运用,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及社会实际,善于概括总结,深刻理解教学内容;讲究复习策略,因材施教,落实到位。
4.把好训练的质量关;
控制“量”。精选精编试题,防止盲目照搬外来试题(卷),杜绝搞“题海战术”;提高“质”。增强选(编)题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关注学生的能, 力培养,避免简单的知识重复,做无用功。
5.注重培养学生严格、严谨、规范的学习品质和素质应试能力;
规范教学和训练过程的各个环节。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优良的学习品质。同时培养学生较强的素质应试能力,达到审题仔细严谨、思路科学清晰、表达准确全面、卷面整洁美观等,从而在素质应试中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
文章来自: 淮安市范集中学(www.hafjzx.net) http://www.hafjzx.net/Article/ShowInfo.asp?InfoID=880
详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