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省级联考湖北省鄂东南示范高中教改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上(2)

2019-04-21 22:43

【点睛】解答D选项,关键能理清交叉互换和易位的区别,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参与互换的基因为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参与互换的基因为非等位基因。 12.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核糖体与 mRNA 的结合部位会形成两个 tRNA 的结合位点

B. 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但不会引起基因数量的改变 C. 突变、自然选择、非自由交配都会直接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D. 基因型为 AaBb 的某雄性动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内,有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分别 出现了 A、a 基因,是由于基因突变产生的 【答案】D

【解析】核糖体与mRNA结合部位有2个密码子,因此是两个tRNA的结合位点,A正确;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不能改变基因数量,B正确;突变、自然选择、非自由交配都会直接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内,有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分别出现了A、a 基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产生的,D错误。 13.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 A.♂无芒×♀有芒(♂AA×♀aa) B.♂无芒×♀有芒(♂Aa×♀aa) C.♂无芒×♀无芒(♂♂Aa×♀aa) D.♂无芒×♀无芒(♂AA×♀Aa)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a×♀aa和♂Aa×♀aa组合中,无论A是否突变成a,后代都会出现有芒个体,故BC均错;♂AA×♀aa组合中,若没有发生突变,后代都是无芒个体,若A突变成a,则后代出现有芒个体,故A正确;♂AA×♀Aa组合中,若A突变成a,则后代出现有芒个体的概率小于A组合中,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断,意在考查考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

14.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 察来识别。a、b、c、d 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畸变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

A.三体、易位、三倍体、缺失 B.三倍体、缺失、三体、重复 C.三体、重复、三倍体、缺失 D.缺失、三体、三倍体、重复 【答案】C

【解析】a细胞中某一染色体多出了一条,形成三体;b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重复出现,属于染色体片段增加;c细胞中每种染色体都是三条,含有3个染色体组,属于三倍体;d细胞中有一条染色体上缺失了2个基因,属于染色体片段缺失,故选C. 15.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理: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B.解离: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可以使洋葱根尖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醋酸洋红、龙胆紫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A正确;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使得根尖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B正确;改良苯酚品红、醋酸洋红、龙胆紫溶液都属于碱性染料,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C正确;分裂期时间更短,因此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少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D错误

16.染色体三体的植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 条同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 两极,最终可形成含 1 条或 2 条该染色体的配子。现有一个三体且一条染色体缺失的植株甲,其细胞中该染色体及基因型如图所示,已知只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若甲自交,子代没有发生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异 常的个体比例为( )

A.1/4 B.1/9 C.2/15 D.7/18 【答案】C

【解析】由于“只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因此该植株产生的雌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A:aa:Aa:a=1:1:2:2,而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aa:Aa:a=1:2:2,若甲自交,子代没有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异常的个体比例=aa=1/3×2/5=2/15,故选C.

17.蝴蝶的性别决定为ZW型。有一种极为罕见的阴阳蝶,即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的嵌合体,其遗传 解释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由图可推断,决定蝴蝶雌性生殖器官生长发育的基因可能位于 W 染色体上 B.若阴阳蝶能产生配子,则其雌配子全部正常,雄配子全部不正常

C.过程 I 依赖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过程Ⅱ、Ⅲ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 D.阴阳蝶的出现属于染色体变异的结果,这种变异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答案】B

【解析】由于W染色体丢失后为雄性一半,所以决定蝴蝶雌性生殖器官发育的基因可能位于W染色体上,A正确;若阴阳蝶能产生配子,雌配子全部正常,而雄配子只有一半是正常的,B错误;过程Ⅰ表示受精作用,体现了细胞识别功能,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过程Ⅱ、Ⅲ中出出现分裂和分化,因此过程Ⅱ、Ⅲ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

,C正确;阴阳蝶的出现是由于部分细胞丢失了W染色体,属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在有丝分裂中期观察到,D正确。

18.某二倍体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分化受等位基因 M、m 控制。研究发现,含基因 M 的受精卵发 育成雄株。该植物刚萌发形成的嫩茎有绿色、紫色与红色三种类型,依次由基因 aB、ab、a 控 制,且前者对后者完全显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植物雌株基因型为 mm,雄株基因型为 MM、Mm B. 该植物中,绿茎雄株应有 3 种基因型

C. 若该植物种群中雌、雄株数目为 1:1,则 m 基因频率为 3/4

D. 若紫茎雄株与绿茎雌株杂交出现了红茎子代个体,则其子代中绿茎雌株占 1/4 【答案】A

【解析】该雌雄异株植物的性别分化受等位基因M、m控制,含基因M的受精卵发育成雄株,则雌株基因组成为mm,由于雌株基因组成为mm,因此雄株基因型为Mm,A错误;由于嫩茎有绿色、紫色与红色三种类型,依次由基因aB、ab、a控制,且前者对后者完全显性,则绿茎雄株的基因型为aBaBMm、aBabMm、aBaMm共3种,B正确;在一个种群中雌雄比例为1:1,则M基因频率为1/2Mm×1/2×100%=25%,m的基因频率为1-25%=75%,C正确;红茎个体的基因型为aa.紫茎雄株与绿茎雌株杂交,子代中出现一部分红茎个体.可判断双亲的基因型分别是abaMm和aBamm.由此可推知,绿茎:紫茎:红茎=2:1:1,雌:雄=1:1,则子代中出现绿茎雌株的概率为1/2×1/2=1/4,D正确。

19.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利用基因型为AABB、aabb的亲本采用如图所示的几种方法进行育种,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⑦为诱变育种,常用物理和化学因素进行诱变 B. ⑤⑥过程的优势是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 ③过程,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5∶1 D. ④过程的育种方式可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⑦为诱变育种,常用物理和化学因素进行诱变,A正确;⑤⑥过程为单倍体育种,其优点是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B正确;③过程是1/3AAbb、2/3Aabb的自交,后代aabb=2/3×1/4=1/6,AAbb=1/3+2/3×1/4=3/6,即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3∶1,C错误;④过程为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图中各个育种过程的名称、方法和原理,并且能够准确计算C选项中自交后代各种基因型的比例。 20.以下属于优生措施的是( ) ①避免近亲结婚 ②提倡适龄生育 ③选择剖腹分娩 ④鼓励婚前检查 ⑤进行产前诊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考查优生措施的识记。近亲结婚可能增加某些隐性遗传病的几率,提倡适龄生育,因为年龄越大,产生患儿的几率越大,应定时对胎儿检查,并提倡自然分娩。 考点:优生措施的识记。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21.杂交育种需要选育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淘汰不需要的个体。如果从一杂合的亲本中选育某一 显性性状(该性状是单基因控制的),每次自交后都淘汰掉隐性个体,则需经多少代连续自交能使 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显性个体的比例超过 99%( ) A.5 B.6

C.7 D.8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杂合的亲本中选育某一显性性状个体,连续自交,每次自交

n

后都淘汰掉隐性个体,则Fn中AA所占的比例是1-2/(2+1),要使Fn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显

n

性个体的比例超过95%,即1-2/(2+1)>95%,则n≈6,故选D. 22.如图表示培育高品质玉米的几种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涉及的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诱变育种 B.要获得 yyRR,b 过程需要进行不断自交来提高纯合度 C.a、c 过程都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D.b 过程能提高突变频率,从而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为单倍体育种,b为杂交育种,c为多倍体育种, 图中涉及的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没有涉及诱变育种,A错误;要获得yyRR,b过程为杂交育种,需要进行不断自交来提高纯合率,B正确;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没有种子,所以a过程只能用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而c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错误;诱变育种能提高突变频率,b为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错误。

【点睛】本题以育种流程图为载体,考查几种育种方法,解题关键能理清四种育种方法: 方法 原理 杂交育种 杂交→自交→选优 基因重组 诱变育种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基因突变 单倍体育种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多倍体育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23.某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 2 个抗旱基因 R 成功转入到某不抗旱的小麦体细胞中,然后利用 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得到了抗旱的小麦植株 S。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 2 个 R 基因全部转入 S 的细胞质 DNA 中,则理论上 S 自交后代全为抗旱植株 B.若 2 个 R 基因全部转入 S 的一条染色体上,则理论上 S 自交后代抗旱植株应占 3/4 C.若 2 个 R 基因分别转入 S 的两条同源染色体上,则理论上 S 自交后代全为抗旱植株 D.若 2 个 R 基因分别转入 S 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则理论上 S 自交后代抗旱植株应占 7/8


全国省级联考湖北省鄂东南示范高中教改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上(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ICU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重症监护室)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