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他身上同样有他的苦痛。年轻时的他受过平等、博爱、自由的西方民主思想的熏陶,他能爱上侍萍并与之生活了两年就是明证。在获得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在封建主义精神文明的浸染下,周朴园失去了爱的自由和幸福。因此,周朴园的生存也是痛苦的。曹禺认为周冲“最无辜,而他与四凤同样遭受了残酷的结果”,“这样的人即不为‘残忍’的天所毁灭,他早晚会被那绵绵不尽的梦给掩埋了到与世 隔绝的地步”。周冲的梦就是他的理想。他企图藏在理想的堡垒里,做他的白日梦。四凤是他理想爱情的象征,青春期的儿子对母亲的那一点憧憬,在丑恶的现实面前被一点一点地攻破了。当理想成幻灭,他的生命也随之成泡影。幻灭的悲哀袭击着他的心,梦醒了就无路可走了。曹禺曾说过:《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至此,我们可以知道,“天地间的残忍”实质上是指人的生存境况处在一个相当残酷的状态。
悲剧的精神
什么叫做“悲剧的精神”呢?悲剧精神包括这几方面的内容:严肃的情调、崇高的境界和英雄的气概。严肃是一种人生态度,它正面肯定与守卫人生价值,为此而敢于承担责任,经受磨难,直至牺牲,这意味着沉重和悲壮。俄狄浦斯毁灭的直接原因既不是“命运”也不是“神”,招致他毁灭的是他自己的力量和勇气,他对忒拜城的忠诚,对真理的真诚。他奋力与命运抗争,一直坚持到底,以自残和自我流放的方式对自己所犯过的罪做了补偿。若非有这样的勇气和对自己的真诚,他是做不出如此残忍的事来的。我们看到了命运对俄狄浦斯的不公,对命运产生了不可抑制的厌恶和恐惧感,然而,我们的感情被真正地提升是在俄狄浦斯身上所显示出来的崇高感。俄狄浦斯的肉体虽遭到毁灭,但他的精神是永存的,他的情感体验与精神生活始终激励着我们向前。俄狄浦斯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的命不只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整个忒拜城和忒拜城的人民。他的悲剧表明,英雄的气概总是以失败、苦难甚至死亡,昭示着真理正义与历史的必然规律。《俄狄浦斯王》写的是一位英雄人物的悲剧,而《雷雨》展示的则是现代普通人的悲剧遭遇的。在现代社会里,更多的普通人甚至“小人物”成为了悲剧的主人公,悲剧的英雄气概也越来越趋向内心化,精神化,不再像古典悲剧那样叱咤风云,赴汤蹈火出生入死了。普通人的悲剧不再像古代英雄悲剧那样令人敬畏,所以,人们对它的崇高感也更多地被怜悯之情所置换。曹禺是以一种悲天悯人的心情来作《雷雨》的。他在《悲剧的精神》中说到“悲剧的精神,使我们振奋,使我们昂扬,使我们勇敢,使我终于看见了光明,获得胜利”; 而我们不能忽略他在附记里的话“但我在原话来里说‘悲剧的精神是要极端的’”。 “人们会时常不由自主地,更归回原始的野蛮的路,流着血,不是恨便是爱,不是爱便是恨。一切
都是走向极端,要如电如雷地轰轰地烧一场,中间不容易有一条折衷的路。”
《俄狄浦斯王》和《雷雨》用它们独特的感受告诉我们:人生很多时候会陷入到生存困境中去,人的意志往往会遭到压抑甚至摧毁,但是人毫无畏惧地予以还击,用尽全部的生命力量去挽救自己以获得生存的权利。现代社会更需要一种悲剧的精神:虽不像俄狄浦斯那样要牺牲生命才能以示对生命的忠诚,不像《雷雨》的人们走一条极端的路,至少,我们要像他们那样不屈从自己的命运,积极地与命运抗争,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一种胜利。我坚信,现代的人们是有能力让自己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改变现有的生存处境的。
参考文献:
[1]赵林:论希腊悲剧中的命运意象[M],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1998年4月,第20卷第2期
[2]湖明权:命运之门---古希腊悲剧导论[M],康定学刊,1998年6月,第7卷第2期(总第22期)
[3]吴碧华:《俄狄浦斯王》:英雄神话破灭的经典寓言[M],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8月,第22卷第4期
[4]龚北方:无奈与反抗---《俄狄浦斯王》命运悲剧典型性探微[M],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4月,第21卷第2期
[5]黄昌龙:“给你一个完整的感情”:《雷雨》主题试解[M],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10月,第19卷第5期
[6]千玲玲:生存的悲剧—浅谈《雷雨》的悲剧性[M],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4月,第22卷第2期
[7]童伟民:《雷雨》研究60年[M],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2月,第16卷第1期 [8]陈晓涛、方霞:人性的生存悲剧---重新解读《雷雨》[M],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2月,第16卷
[9]曹书文;生命、情感与人性的悲剧---论曹禺剧作的家族医药卫蕴[M],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第3期
[10]周海燕:“自然的法则”的自然之源---《雷雨》中周朴园命运悲剧探索[M],湖北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1994年6月,第11卷第2 期
[11]肖四新:神性意识与神性拯救的萌芽---一种对古希腊“命运悲剧”的阐释[M],《戏剧杂志》(2000年第三期)
[12]曹禺著,傅光明主编:悲剧的精神[J],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年(感悟名家经典散文)
[13]高浦堂:命运·天意·上帝---《雷雨》的神秘主义思想本体破译[M],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6月,第25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