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3)

2019-06-11 20:50

4. 窗与窗的拼接:将拼接件及床连接处杂物清除干净,拼接后用自攻螺丝从两边拧紧,螺丝间距600mm,距两边为200mm。

5. 门窗洞口应 干净干燥后,打发泡胶,发泡胶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胶外膜破损。 6. 门窗框外侧留5㎜宽的打胶槽口,外墙装饰面为粉刷层时,应贴“┻”型塑料条做槽口。

7. 打胶面应清理干净干燥后方可施打,并选用中性硅酮密封胶。严禁将密封胶施打在涂料面层上。

8. 为防止推拉门窗扇脱落,必须设臵限位块,其限位块间距应小于扇宽的1/2。 4.7屋面工程

4.7.1找平层起砂、起皮 防治措施

1. 水泥砂浆用1:3水泥砂浆 ,严格控制水灰比,搅拌时间不应少于1.5分钟,随拌随用。

2. 水泥砂浆摊铺前,基层须清扫干净,浇水充分湿润;摊铺时,应用水泥净浆涂刷并及时铺设水泥砂浆。

3. 水泥砂浆摊铺和压时,应用靠尺刮平,木抹子搓压,并在初凝收水前用铁抹子分两次压实和收光。

4. 施工后,应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使其表面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d。养护期间不得上人及堆放物料。 4.7.2屋面防水层渗漏 4.7.2.1卷材防水层 防治措施

1. 基层处理剂涂刷均匀,对屋面节点、周边、转角等用毛刷先行涂刷,基层处理剂、接缝胶粘剂、密封材料等应与铺贴的卷材材料相容。 2. 防水层施工前,应将卷材表面清刷干净。

3. 避开在雨天、大雾、雪天、大风天气和环境平均温度低于5℃时施工,并应防止基层受潮。

4. 平屋面采用平行屋面铺贴方法,坡屋面采用垂直屋面铺贴方法,屋脊北侧从东向西铺贴,屋脊南侧从西向东铺贴,屋脊西侧从南向北铺贴,屋脊东侧从北向南铺贴,上道工序施工完,应检查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11

5. 卷材大面积铺贴前,应先做好节点蜜封处理、附加层和屋面排水较集中部位(如屋面与水落口连接处、檐口、天沟、檐沟、屋面转角处、板端缝等)细部构造处理、分格缝的空铺条处理等,应由屋面最低标高处向上施工;铺贴天沟、檐沟卷材时,宜顺天沟、檐沟方向铺贴,从水落口处向分水线方向铺贴,尽量减少搭接。

6. 相邻两副卷材的接头应相互错开300㎜以上。

7.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搭接缝,宜用材料性能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 8. 屋面各道防水层或隔气层施工时,伸出屋面各管道、井(烟)道及高出屋面的结构处,均应用柔性防水材料做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管道泛水不应小于300㎜,最后一道泛水应用卷材,并用管箍或压条将卷材上口压紧,再用密封材料封口。 4.7.3屋面细部构造 4.7.3.1天沟、檐沟 防治措施

1. 天沟、檐沟应增设附加层,采用防水涂膜增强层.

2. 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的附加层宜空铺, 空铺宽度不小于200㎜;天沟、檐沟卷材收头处应密封固定.

3. 斜屋面的檐沟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屋面檐口处要空铺200mm,防水层的收头用水泥钉钉在混凝土斜板上,用密封材料封口,檐沟下部做鹰嘴和宽度、深度10㎜的滴水槽. 4.7.3.3水落口处 防治措施

1. 水落口杯埋设标高应正确,应考虑水落口设防时增加的附加层和柔性密封层的厚度及排水坡度加大的尺寸.

2. 水落口周围500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并应先用防水涂料涂封,其厚度为2~5㎜,水落口杯与基层接触处留宽20㎜、深20㎜的凹槽,以便嵌填密封材料.

4.7.3.4伸出屋面管道周围 防治措施

1. 管道与基层交接处预留200㎜×200㎜的凹槽, 槽内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实. 2. 管道根部周围做宽度和高度不小于300㎜的附加增强层。

12

3. 防水层贴在管道上的高度不应小于300㎜,附加层卷材应剪出切口,上下层切缝粘贴时错开,严密压盖。 4.8电气工程

4.8.1防雷、等电位联结不可靠,接地故障保护不安全 防治措施

1. 防雷、接地网(带)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坐标位臵和数量进行施工,焊缝应饱满,搭接长度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2. 房屋内的等电位联结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到位,没有洗浴设备的卫生间内应按设计要求设臵局部等电位联结装臵,保护(PE)线与本保护区内的等电位联结箱(板)连接可靠。

4.8.2 电导管引起墙面、楼地面裂缝,电导管线损坏 防治措施

1. 严禁在混凝土楼板中敷设管径大于板厚1/3的电导管。混凝土板内电导管应敷设在上下层钢筋之间,成排敷设的管距不得小于20㎜,如果电导管上方无上层钢筋布臵,在管子上绑扎500宽钢筋网片。

2. 墙体内暗敷电导管时,严禁在承重墙开长度大于300㎜的水平槽;墙体内集中布臵电导管和大管径电导管的部位应用混凝土浇筑,并配钢筋网片,保护层厚度应大于15㎜。

4.8.3电气产品无安全保证,电气线路连接不可靠 防治措施

1. 芯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2) 3)

截面积在10㎜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截面积在2.5㎜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拧紧搪锡或接续端子后设备、器具截面积大于2.5㎜2的多股铜芯线,除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外,接续端子

的端子连接。

后 与设备或器具的端子连接;多股铜芯线与插接式端子连接前,端部拧紧搪锡。 4) 5)

每个设备和器具的端子连接不多于2根电线;不同截面的导线采取接续连接应牢固并不得损伤线芯。导线的线径大于端子孔径时,应选用连接端子后方可压在同一端子上。 续端子与电气器具连接。

13

2. 配电箱(柜、盘)内应分别设臵中性(N)和保护(PE)线汇流排,汇流排的孔径和数量必须满足N线和PE线径汇流排配出的需要,严禁导线在管、箱(盒)内分离或并接。配电箱(柜、盘)内回路功能标识齐全准确。

3. 同一回路电源插座间的接地保护线(PE)不得串联连接。插座处连接应采用如下措施:1)“T”型或并线绞接搪锡后,引出单根线插入接线孔中固定。2)选用质量可靠的压接帽压接连接。

14


建筑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关于举办首届大学生孝文化节的策划方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