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选择题
25.(2017·河北保定一模)(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华北、华中地区被作为日本在战争期间经济立足的基本“生存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在上述地区都扶植了相应的傀儡政权,以便于其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掠夺。日本对华经济掠夺依据其制定的政治、经济侵略方针经过全面经济掠夺的准备阶段,全面统治和经济掠夺阶段,全面法西斯统治和疯狂开发掠夺三个阶段。日本对华经济掠夺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有学者指出,日本的侵略至少使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延误了20年时间。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经济资源的掠夺与影响》
材料二 早在1931年9月,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就主张::中国求自卫应统制经济。”另一学者张素民认为:“为苏民困,为速行工业化计,我国必须实行统制经济”。当统制经济这一学说在学术界深入讨论时,国民党以及政府上层、特别是掌管财政经济的各部门首长立即予以热烈的响应。在统制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国民政府于1935年制定了《三年国防计划》,并加快了金融改革与金融统制、重工业建设和铁矿统制以及交通运输建设的步代,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的研究》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概括日本对华经济掠夺的特点,并谈谈你对“日本的侵略至少使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延误了20年时间”的理解。(13分)
(2)报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初国民政府推行统制经济政策的背景和作用。(12分) 26.(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五B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统制经济’‘计划经济’现在已变成了时代的标语,世界议论的洪水了。”“现在经济思潮的争论,是经济统制化呼声趣高的时候,这种呼声是激于经济恐慌的波涛中,成了现在经济界争论的焦点。”“这几年,资本主义随着恐慌的农潮,己一天一天走入没落的途中,美国如此,其他欧洲各国与日本都如此,‘资本主义的末日’这凄怀的呼声已响彻全球了。资本主义国家为克服恐慌,拯救这末日的厄运……最普遍有力的(手段)就是所谓的‘计划经济’或’统制经济’。”
——摘编自郑独步《统制经济之社会学考察》(1933年10月〕
材料二 1939年3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经济建设在抗战胜负中的作用,明确宣布经济建设“心当依于战时人民生活之需要,分别轻重,斟酌缓急,实行统制经济”。这是国民党首次提出统制经济。国民政府为有效统制经济,加强了经济立法,根据统制经济政策的需要,先后制定、公布了一系列经济法规、条例,内容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及各产业的生产流通等各环节。1941年太平洋战争后,国民政府正式颁布《国家总动员法》,在军事第一、胜利第一的原则,宣布对全国任何一人一物,悉加严密组织与合理运用,统制攻策超出了经济的范围。
——摘编自虞宝棠《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政策论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统制经济”的实质,并分析“统制经济”变成时代标语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国民政府“统制经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的影响。(1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A 13 B 2 D 14 A 3 C 15 C 4 B 16 B 5 B 17 C 6 D 18 A 7 B 19 D 8 D 20 C 9 C 21 B 10 A 22 C 11 C 23 B 12 D 24 D 二、非选择题
25. (1)特点:以掠夺中国资源,实现“以战养战”为目的;扶植傀儡政权;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中地区;
不同时期经济掠夺方针不同。(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三点6分)
理解:侵华战争造成中国社会长期动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破坏了中国市场的统一;经济掠夺使中国丧
失了工业化发展必要的资金、资源、劳动力;经济掠夺造成产业结构的不平衡。(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三点6分)
(2)背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影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效
果;学术界兴起的统治经济思潮;政界重要人物的提倡和支持等。(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三点6分)
作用:缓解了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加快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步伐;使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得到增
强,为抗战胜利创造了一定条件。(每点2分,三点6分)
26. (1)实质:实行国家干预社会经济。(3分,言之成理即可)
原因:30年代经济大危机导致了资本主义原有经济体制的混乱;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成效的影响;“自由放任”
应对危机的失败;应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需要。(9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2)特点:具有战时性;以立法方式推行;涉及面广泛。(9分,言之成理即可)
影响:保证了抗战对经济的需要;加强了政府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或:便利了官僚资本的膨胀)。(4分,言之
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