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 鞭打督邮
? 督邮未及开言,早被张飞揪住头发,扯出馆驿,直到县前马桩上缚住;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着力鞭打,
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玄德正纳闷间,听得县前喧闹,问左右,答曰:?张将军绑一人在县前痛打。?玄德忙去观之,见绑缚者乃督邮也。玄德惊问其故。飞曰:?此等害民贼,不打死等甚!?督邮告曰:?玄德公救我性命!?玄德终是仁慈的人,急喝张飞住手。
? 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关羽降曹 ? 公曰:?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
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望文远急急回报。?
? 于路安歇馆驿,操欲乱其君臣之礼,使关公与二嫂共处一室。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
操见公如此,愈加敬服。
义释曹操
? 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
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云长回身时,曹操已与众将过去了。云长大喝一声,众军皆下马,哭拜于地。云长愈加不忍。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 ?
? 2、赤壁之战
? 草船借箭的主角: ? ?三国志?孙权 ? ?三国志平话?周瑜 ? ?三国志演义?诸葛亮 虚构的作用
? (1)可以通过逻辑的推理,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历史可能性,弥补历史的不足与局限。
? (2)可以使小说深入到史实隐而不见的底层,创作出比历史的表象更加深刻、更具思想性的历史文学。
二、非凡的叙事才能
? (一)结构
1、周期性的叙事结构 ? 毛宗岗?读三国志法?:?叙三国不自三国始也,三国必有所自始,则始之以汉帝。叙三国不以三国终也,三
国必有所自终,则终之以晋国。?
? 三国故事始于汉灵帝建宁元年的黄巾起义,终于晋武帝太康元年的三国归晋。
? 毛评本第一回:?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
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 (1)这种历史宿命论的观念表征了王朝兴衰循环的道理,比之?三国志平话?因果报应的历史宿命观,已
经是一种切实的历史观念。
? (2)从合到分再到合,显示出对动乱必将趋于安定、分裂必将达致统一的渴望和信心。 2、魏蜀吴的主次安排
? 小说以蜀汉为中心,把曹魏作为蜀汉的对手,又增加了东吴作为陪衬,显示出鲜明的道德取向。
第一回描写了桃园三结义刘关张的结合与曹操小时候的劣迹及?奸雄?称号的由来,表现了仁主与叛臣、明君与奸雄之间势不两立。
6
三顾茅庐:通过三回的篇幅,渲染了诸葛亮的登场,表现了刘备的求贤若渴、诸葛亮的旷世奇才和潇洒风度以及关羽、张飞的急躁之态。有宾有主,虚实相生;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情景结合,铺垫渲染。 ? 司马徽:峨冠博带,道貌非常
? 崔州平:容貌轩昂,丰姿俊爽,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 ? 石广元:白面长须 ? 孟公:清奇古貌 3、板块式结构方式
三、全景式的战争描写
(一)复杂多样的战争形态 (二)重视战争中的人 1、突出智斗
(1)自以为高明的蒋干,先为曹操、周瑜所利用,又最终为诸葛亮所操控,成为一个表演于众人面前的小丑型的人物。
(2)既将发生的大战,因这一小小穿插,显得妙趣横生。 2、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曹操横槊赋诗
(1)忙中偷闲、松紧错落的描写,富有诗情画意,又有紧张的戏剧性场面。
(2)展现了一位自负而性格极为复杂的诗人兼政治家的动人肖像:既豁达开朗,又凶狠暴虐,同时又为年迈体弱所困扰。
四、人物塑造
?三国志演义?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表现为鲜明的单一性、稳定性与和谐性的特点。但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作者围绕人物的特征化性格,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强化、深化,使人物性格在单一性和单纯性中,呈现出某种丰富性和复杂性,成为单一与丰富、单纯与复杂的组合体。
(一)曹操
? 1、古今来奸雄第一奇人,是矛盾的完美统一体。 ? 2、威主、智士、良将、文士四重性格相重叠。
? 听荀彧勤王之说,而自比周文——忠 ? 黜袁术僭号之非,而愿为曹侯——顺 ? 不杀陈琳而爱其才——宽 ? 不追关公以全其志——义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
(二)关羽
? 1、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武艺超群、勇敢刚毅、忠贞义气 ? 2、性格缺陷:刚而自矜、勇而无谋、傲慢自负
? 温酒斩华雄 ? 秉烛待旦 ? 过五关斩六将 ? 义释曹操 ? 刮骨疗毒
7
(三)诸葛亮
? 1、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高超的政治智慧、非凡的谋略辩才、操守的不同寻常、伟大的儒家政治家 ? 2、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迎合民间趣味
? 3、性格缺陷:锋芒毕露、傲慢清高、自命不凡
齐裕焜?镜像关系:魏延与关羽?
? 1、嘉靖本?三国志演义?中,魏延与关羽有相似的面貌,相同的性格,构成镜像关系。 ? 2、通过展现诸葛亮/杨仪与关羽/魏延的矛盾关系,?三国志演义?作者对中国传统政治中文武不和、将相争
权以及明初现实政治作了思考。
? 3、毛宗岗对嘉靖本作了许多改动,美化了诸葛亮,魏延的形象也统一为?叛将?,与忠义典范的关羽毫无共
同点,解除了毛本之前?三国志演义?中魏延与关羽的镜像关系,也消解了?三国志演义?文本中历史叙事话语与民间叙事话语的内在矛盾。
魏延与关羽的镜像关系 ? ?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九?刘玄德败走江陵?:?此人是谁?身长九尺,面如重枣,目似朗星,如关云长模样,
武艺独魁。江表义阳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长。?
? 卷十一?黄忠魏延献长沙?:?百姓视之,其人面如重枣,目似朗星,器宇轩昂,貌类非俗,乃似关将。义
阳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长。?
(四)刘备
? 1、明君仁主:为人忠厚、仁民爱物、诚信天下、知人善任 ? 2、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第四节 ?三国志演义?的影响
? 一、历史演义的繁荣 ? 二、列国系统的小说 ? 三、隋唐系统的小说 ? 四、明末的时事小说
? 五、对于社会文化生活的广泛影响 ? 六、?三国志演义?在国外
参考书目
? 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 ? ??三国演义?研究集? ? ??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 ? 董每戡?三国演义试论? ? 李厚基?三国演义简说? ? 周兆新?三国演义考评? ? 魏安?三国演义版本考? ? 关四平?三国演义源流研究? ? 郑铁生?三国演义叙事艺术? ?
第三章 水浒传
? 第一节 ?水浒传?的成书、作者与版本
8
? ? ? ?
一、英雄传奇
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两类小说的共同点:主要人物和题材都有一定的历史根据。 两者的相异点:
1、 前者一般是从宋元小说话本中的?说公案?、?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或?说铁骑儿?之类发展而来,而后者是由?讲史?话本演化而成;
? 2、 前者以塑造一个或几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重点,而后者着眼于全面地描写一代兴废或几朝历史; ? 3、 前者的故事虚多于实,甚至主要出于虚构,后者比较注重依傍历史。
? 二、成书
? (一)北宋末年:题材来源 ? ?宋史侯蒙传?:
?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清溪盗起,不若舎江,
使讨方腊以自赎。 ? 王偁?东都事略?:
? 剧贼宋江剽掠至海州,趋海岸,劫巨舰十数。公(张叔夜)夜募死士千人,距十余里,大张旗臶,诱之使战;
密伏壮士匿海旁,约候兵合,即焚其舟。舟即焚,贼大恐,无复斗志。伏兵乘之,江乃降。 ? ?三朝北盟会编?:
? (童)贯将刘延庆,宋江等讨方腊。 ?皇宋十朝纲要?:
? 辛庆宗与宋江破贼上苑洞。 ?
? 宋江起义的特点: ? (1)队伍精悍善战 ? (2)采用游击战术
? (3)时间短暂、迅速被擒 ? (4)缺乏口号旗臶
? (二)南宋:民间传说,规模壮大、性质正义 ? (1)南宋的民心渴望英雄的出现。
? (2)文学中相应传达了从军抗战的声音。 ? (2)宋江故事进入民间口头传说的系统。
? (三)宋末元初、元代:话本戏曲 ? 1、从民间进入士大夫阶层 ? 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序?:
? 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不足采著。
? 2、形成?水浒传?故事的雏形
?大宋宣和遗事?
? 且说那晁盖八个,劫了蔡太师生日礼物,不是寻常小可公事,不免邀约杨志等十二人,共有二十个,结
为兄弟,前往太行山梁山泊去落草为寇。一日,思念宋押司相救恩义,密地使刘唐将带金钗一对,去酬谢宋江。宋江接了金钗,不合把与那娼妓阎婆惜收了。争奈机事不密,被阎婆惜知得来历。
宋江回家,医治父亲病可了,再往郓城县公参勾当。却见故人阎婆惜又与吴伟打暖,更不采着。宋江一见了吴伟两个,正在偎依,便一条忿气,怒发冲冠,将起一柄刀,把阎婆惜、吴伟两个杀了,就壁上写了四句诗......诗曰:?杀了阎婆惜,寰中显姓名。要捉凶身者,梁山泺上寻。?
9
? 则见香案上一声响亮,打一看时,有一卷文书在上。宋江才展开看了,认得是个天书,又写着三十六个姓名,
又题著四句道:
? 破国因山木,兵刀用水工。 ? 一朝充将领,海内耸威风。
? 宋江读了,口中不说,心下思量:这四句分明是说了我里姓名,又把开天书一卷,仔细看号码,见有三
十六将的姓名。
? 3、水浒故事成为元杂剧重要题材:角色有限、故事系统性不强 ? 剧本全存的:高文秀?黑旋风双献功?、康进之?黑旋风负荆?、李文尉?燕青搏鱼?、李志远?还牢陌? ? 只有名目而无剧本全存的:?征豹恩?、?黄花玉?、?五虎大劫牢?、?七虎闹同台?、?王矮虎大闹东平府?、?宋
公明排九宫八卦阵?;?双献功武松大报仇?,?折担儿武松打虎?。
? (四)小说成型
? 1、作者不仅选择和保留了许多优秀的民间故事,而且对民间故事作了加工、提高,使英雄人物更加光彩夺
目。
? 2、作者把分散、零星的水浒故事改写成?水浒传?这部巨著时,在材料的选择、安排上表现了对封建社会
生活的深刻理解。
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
? 某姓宋名江,字公明,绰号及时雨者是也。幼年曾为郓州郓城县把笔司吏,因带酒杀了阎婆惜,被告到官,
脊杖六十,迭配江州牢城。 (1)?宣和遗事?里,宋江是因为阎婆惜与吴伟通奸而杀了她,水浒戏里宋江?因带酒杀了娼妓阎婆惜?;而?水浒传?把宋江杀惜与私放晁盖联系在一起,把争风吃醋的桃色事件变成了具有严肃政治斗争内容的故事。 ? (2)人物形象丰满真实,详尽写出宋江对阎婆惜由不杀到杀的思想发展过程,符合生活逻辑,此外也表现
了阎婆惜的狠毒、得寸进尺,阎婆的狡猾、善于处事。
? (2)采用白描手法,细致刻画了英雄日常生活场景,还原了英雄的世俗性。
二、作者
? 1、罗贯中撰
? 2、施耐庵撰,罗贯中整理 ? 高儒?百川书志?:?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 3、施耐庵撰
三、版本 ? 1、繁本
? 百回本?水浒传?
? 一百二十回本?水浒全传?
? 七十回本?金圣叹批评第五才子书水浒传? ? 2、简本
第二节 一曲?忠义?的悲歌 一、小说的命名 ? ?忠义水浒传? ? ?诗经 大雅 绵?:
?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 ?孟子 梁惠王下?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