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2)

2020-04-16 13:18

A: 德育 B: 教学 C: 体育 D: 美育

35.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和参考书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 A: 讲授法 B: 谈话法 C: 讨论法 D: 读书指导法

36.教育者通过与学生,交谈以解答学生质疑为目的的德育方法是 。 A: 感化法 B: 交流法 C: 心理咨询法 D: 对话法

37.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是 。 A: 课的类型 B: 课的结构 C: 课的阶段 D: 课的顺序

二、填空题(每空1分)

38.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杜威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

39.针对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应做到_____________。

40.教师的素养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它们是职业道德素养、________ 和能力素养。

41.教育是___________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42.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___________》。

43.教学方法是受教育目的和 制约的.

44.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过程。

45.智力是掌握知识的 。

46.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主人的观点是 教育观。

第 6 页 共 17 页

47.传授与学习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 的中心任务。

48.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简称为____________。

49.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50.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推进___________和农科教结合。

51.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_____。

52.智力是掌握知识的 。

53.教师运用实际事物的各种模拟形象属于 直观。

54.德育原则是对 的总结和概括。

55.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 。

56.学校组织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 。

57.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错误理论,一是心理起源论,二是________论。

58.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___________。

59.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

60.针对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应做到_____________。

61.在欧洲封建社会,曾出现过____________教育和骑士教育两种教育系统。

62.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_ 。

63.青年初期又称________期,相当于高中阶段。

64.在教育史上,围绕着教育目的的确定,曾经出现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理论的争论。

65.一般来说,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称为________ 。

66.传授与学习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的 任务。

67.前苏联著名教育家_________的论著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第 7 页 共 17 页

68.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速度、灵敏、力量、_______、_______等方面。

69.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

70.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并将学堂改为学校的学制是___________,时间是1912年。

71.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的功能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72.将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的观点是 教育观。

73.教育者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

7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75.教学工作必须要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

三、简答题(每题6分) 76.社会主义教育有哪些特点? 77. 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78. 学校德育贯彻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79.在教育发展史上,资本主义教育针对封建社会教育进行了哪些重大改革?

80.简述文化教育学的主要观点。

81.常见的教学模式有哪些?

82.我国学制改革应遵循哪些原则?

83.简述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素养。

84.教学过程的包括哪些基本阶段?

85.学校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86.学校德育贯彻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12分)

87. 分析德育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88.分析德育的重要意义。

第 8 页 共 17 页

89 .试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分析素质教育的主要内涵和积极意义。 90.分析德育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心理学部分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分)

1. 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该实验室的创建人是 A: 弗洛伊德 B: 冯特 C: 华生 D: 巴甫洛夫

2. 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 A: 精神活动 B: 反射活动 C: 意识活动 D: 技能活动

3.暗适应是人在亮处开始转入暗处时,感受性的变化 A: 降低的过程 B: 提高的过程 C: 保持的过程 D: 起伏的过程

4.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A: 激发兴趣 B: 引起注意 C: 丰富想象力 D: 分化概念

5.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作者闻到荷花香味,仿佛听到远处传来虚无缥缈的歌声。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 A: 感觉适应 B: 感觉后像 C: 感觉对比 D: 联觉

第 9 页 共 17 页

6.在高速公路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既花哨又鲜艳的广告,这些广告是为了引起人们的 A: 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注意分散

7.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自由地表达意见和态度,以此来分析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这是 A: 测验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个案研究法

8.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注意品质是 A: 注意的转移 B: 注意的分散 C: 注意的起伏 D: 注意的分配

9.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 A: 詹姆斯 B: 冯特 C: 弗洛依德 D: 赫尔姆霍茨

10.学生阅读时常使用划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整体性 D: 恒常性

11.马斯洛认为,( )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成就需要与自我理想实现的需要,是个体天赋与自我潜能的极度发挥。 A: 生理与安全需要 B: 归属与爱的需要 C: 尊重与自尊需要 D: 自我实现的需要

12.个体内部的某些缺乏或不平衡状态称为( ) A: 需要 B: 动机 C: 期待

第 10 页 共 17 页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一种带式输送机的自移机尾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