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3)

2020-04-16 23:46

2.文章写得最详细的是什么内容? (珍珠泉的特点)

文章写了珍珠泉的什么特点?

(珍珠泉美丽而有趣)

(三)阅读课文,对比学习

1.分组讨论,珍珠泉的美丽和有趣各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2.你认为珍珠泉最美的是什么?为什么? (1)泉水的“绿”“深”“清”。 (2)水泡的“色彩斑斓”。

3.珍珠泉的有趣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它有趣? (1)水泡从池底冒出来很有趣。 (2)作者的想法也很有趣

(四)布置作业

1.在文中找出你认为写得忧美的句子,摘抄背诵。

2.看看自己的家乡有没有这佯美好的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仔细观察,记在心里。 七、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珍珠泉,它是多么清、多么绿、多么美呀!我们被这美好的景

象所陶醉。还有许多美丽、神奇的地方,等待我们去发现。希望同学们向本文的作者学习,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用手中的笔来描绘祖国、家乡的景色。 八、板书设计:

4 珍珠泉

位置

美丽:清、绿、深

特点 水泡色彩斑斓 有趣:冒水泡 喜爱之情

九、教后记:

第二单元

5 翠鸟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

11

动作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教学难点是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

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

与学生一起通过网络或其它途径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四、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会认会写本课中的生字

2.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2.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翠鸟的。 (三)学习生字、生词。

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将平舌音、翘舌音归类读,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规律或其

他方法快速记忆生字字形,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难记的生字抄两遍,然后再认真读读课文。

(四)读文描述

反复读第1自然段,然后边观看翠鸟图片边口述翠鸟的外形特点,注意有顺序的描述。 (五)教师小结

过渡:翠鸟不仅长得十分漂亮,而且还是捉鱼的能手呢!读第2、3自然段,比一比看谁

把翠鸟读活了。把你喜欢的词和句子画下来。

(六)作业布置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把自己对翠鸟的认识给你的同桌说一说,下节课继续学习本节课。 四、板书设计:

5 翠鸟

苇杆 腹部 衬衫 透亮 泛着 泡泡 饲养 渔翁 陡峭 石壁 赤褐色

12

翠 翁 衬 衫 壁 五、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过渡

翠鸟那么美丽可爱,你想捉一只来饲养吗?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想的,老渔翁又是怎

么说的。

1.自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可能提出下列问题

(1)老渔翁怎么知道我们想捉翠鸟?

(2)老渔翁的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听了老渔翁的话后脸有些发红,并打消了这

个念头?

3.指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二)积累好词、佳句。

把自己喜欢的词句读给同学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抄写下来。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背诵并抄写喜欢的段落。 三、小结:

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是本课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作者在介绍翠鸟时,紧紧抓

住了它在外形和动作上的特征,表达方法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采用了拟人、比喻、对比等多种方式。 四、板书设计:

小爪:红色 羽毛:鲜艳 外形美 眼睛:透亮灵活

5 翠鸟 嘴:又尖又长

贴、疾飞

动作敏捷 蹬??飞??叼??贴 苇杆摇晃,水波荡漾 五、教后记:

13

6 燕子专列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

护鸟类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谊。 二、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师:还记得《燕子》一课吗?每年春天,燕子都会给我们带来欣喜。它们春来秋去,在

这一来一回的跋涉中,会发生多少事,可能还会遇到很多危险!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燕子》这篇课文,它一定会让你产生很多感慨! 板书课题: 6 燕于专列

(二)自读自语,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汇报交流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棍据实际进一步指导读流利。 2.认读生字。

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

救护、车厢、致谢 3.交流思考的问题。

14

(1)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

提示:可从两方面想:A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呈人们、燕子专列)B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2)根据自己的体会,在“人”和“燕子”之间加上合适的词。

人→燕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可能加上“帮助、喜欢、爱、救助”等词。)

(四)围绕“爱”,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人们帮助燕子:救助燕子,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对动物的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 2.读书圈画,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体会人对燕子的爱。

政府作出决定真了不起。(人力、物力、财力)

人们救助燕子竭尽全力。(大人孩子、山间岩缝、不顾自己) 3.重点指导读好第3、4段。

(1)你觉得该怎么读? (2)生练习后指名读。 (3)评议,再读。

4.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做思维上补充,丰富课文内容。 ★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

A 自己练习讲一讲。B 指名说一说。 说话举例:

小贝蒂一边走一边低头仔细寻找,连树下草丛里也下放过。她仿佛听见有燕子微弱的叫声,赶紧蹲下来,在雪里用手拨动着,果然,在树下雪窝里,一对燕子依偎在一起,已经快冻僵了。

“爸爸,妈妈,我又找到两只!”她兴奋地喊着,把燕子捧在手里,用嘴里的热气

温暖它们冰凉的身体。

三、小结:

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人们用爱,用情纺织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课文,去体会这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感情。 四、板书设计:

燕子遇到麻烦

燕子专列 政府呼吁 献出爱心 人们帮助 五、教后记

第二课时

15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非参数统计》SPSS实验指导书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