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朝阳区小学德育工作总结(2)

2010-06-18 12:43


(2)以贯彻“两规”教育为基础,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教育部和市教委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中小学生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其主要内容是礼仪常规,今年教育部和市教委对《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了重新修订,区教委转发到全区中小学,要求学校利用广播、电视、板报等手段进行宣传,要在显著位置张贴“两规”。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广播、电视等手段,大力宣传礼仪规范的基本要求,并通过学生正确、规范的礼仪动作强化学生的认识。通过组织“礼仪故事演讲”比赛、评选身边的礼仪之星等活动,使学生逐渐明白,礼仪对一个现代文明人的重要作用。利用橱窗、板报等展示礼仪训练成果。结合新学年9月份入学教育,组织学生学习“两规”,学习北京市“十个文明形象”。很多学校以“两规”为基础,结合学校实际从中提炼出《校园文明礼仪要求》,纳入校园日常综合评价之中,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校实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以“三礼”教育为依托,深入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坚持把“三礼”教育作为朝阳区学校德育工作的品牌来抓;把“三礼”教育作为师德建设的抓手来抓;把“三礼”教育作为提升家长素质的契机来抓;把“三礼”教育作为连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三结合教育网络来抓。
①遵循儿童发展规律,“三礼”从小事抓起。
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应该从小养成。在对学生进行“三礼”教育时,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坚持从小事做起,让学生从如何正确的站、立、行、走,言谈举止的教育中,悟出如何做有教养的文明人的道理;坚持从学生身边的事做起,教会学生在如何处理经常经历和发生的事情中,悟出如何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和交流;坚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做起,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生活。抓教育的契机,使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知礼、懂礼、讲礼、行礼,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交往。
②发挥楷模作用,“三礼”从教师做起。
以教师行为规范为楷模,促学生的养成教育,以干部之德育教师之德,以教师之德育学生之德,强化教师自身形象意识、人格意识、服务意识,要求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教育行为、工作态度,从教师的言行、服饰、课堂教学能力、批改作业、对待学生的态度等小事抓起。
③以课堂为主渠道,学习“三礼”,抓好训练。
利用十分钟晨会,充分发挥“三礼”教材的作用,突出实践性,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特点,开展生动、活泼多种形式的教学训练活动,学生通过自编小品、自编课本剧、案例评析等多种形式,进行礼仪规范训练,体现了明理、知情、守信的特点,规范了学生的行为。
④增强教育合力,“三礼”走进家庭和社区。
小手拉大手,家长、孩子共同学“三礼”,开展了“我和家长有个约会”、“共同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三礼教育改变了你、我、他”等活动。通过礼仪教育使学生对周围的人实现了解、关心和尊重;通过礼仪教育,使学生悟出个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达到将来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目的。
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开展“三礼”教育进社区百小时志愿服务活动(包含五个行动:社区学习行动、社区文明行动、社区科教行动、社区健康行动、社区关爱行动),将文明礼仪带到社区,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4)与“中华美德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第一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展示文明礼仪风采。
我区在国家课题“学校中华美德教育与社区道德建设互动”课题理论指导下,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展示文明礼仪风采。强调学校与社区互动,学校与家庭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家长与学生互动。通过开展背诵经典古诗文、礼仪表演、抖空竹、踢毽、推铁环、弹弓打气球、书画、剪纸、猜灯谜、曲艺、民乐、节日问礼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分别在首都机场二小、安慧北里二小、酒仙桥二小召开系列现场会。

2008年朝阳区小学德育工作总结(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地区教育工会二○○八年工作要点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