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撑,这会进一步加深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影响可持续发展。
2.重大意义(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①有利于节约资源,缓解资源紧张的矛盾。
②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
③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④有利于防止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⑤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⑥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⑦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⑧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⑨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⑩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实现。;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的措施
总的指导思想:坚持
09年高考政治经济学考前终极总结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1)国家
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加快完善市场体系。
②加强宏观调控:
A.进行经济调节,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机制保障。
B.加强市场监督,加强环境立法,加大环境监测执法力度。
C.保护公共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③在全社会倡导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提高公民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
(2)企业
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条,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②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③加强管理,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⑤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能耗低污染少的高技术产业。
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消费者个人
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
②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③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④做一个保护环境节能降耗的义务宣传员。
节能减排呼唤全民行动,请你举出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事例:
出行骑自行车,乘坐地铁、公交车;随手关灯和水龙头;科学控制空调的温度;使用节能环保的照明产品、办公设备、家庭装修材料等。
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