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建立健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建立镇、村两级党政领导抓科学发展的岗位责任制,把整改措施落实到每位领导班子成员。二是镇、村两级制定了符合构建和谐XX、科学发展XX要求的目标考核和政绩考核办法,调动两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三是完善了“为民、务实、清廉”方面的制度规定。四是XX镇制定了《机关工作人员工作制度》。
六、落实长效机制
XX镇出台了落实整改措施的三项制度,强化整改责任落实,推动整改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实行整改责任制度。明确党支部书记为整改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负责抓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和突出问题的整改,镇机关相关部门负责各问题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并督促检查整改工作。二是实行每季度定期上报制度。要求各村党支部每季度定期向镇党委报告本支部整改工作的落实情况。三是实行整改工作销号制度。要求各村党支部在建立整改台帐一览表时,按照轻重缓急、难易程度,排好解决顺序,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坚持问题不解决,责任关系不脱钩,整改台帐不销号。
七、精品案例剖析的典型
XX村两年前的状况
两年前,XX村两委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班子成员干干停停、挑挑撂撂,历史遗留问题很多,曾经有一段时间村党支部工作无人干,镇党委也曾经下派镇干部领导支部工作,由于复杂的村内矛盾,导致工作无法开展。由此出现村级工作无人抓无人敢管的局面。村内各项事务基本停滞,农业发展相对滞后,村集体经济亏空不断加大,村内环境脏乱问题随处可见,村民怨声四起,上访现象屡有发生,村内秩序混乱和不安定因素日益加剧,当时XX村被唐山市定为倒排5%的后进村。当时村内有能力的党员都在经商或办企业,不愿收拾这个烂摊子,没能力的党员也干不了。
选好带头人配强班子迈出第一步是关键
从XX村发展的实践中可以看到选好带头人、配强班子至关重要。面对XX村的现状,镇党委积极谋划,采取“以能人治村,以能人带村”的思路,通过走访党员、与预选党支部书记谈话等方式,把配强两委班子作为搞好XX村各项工作的前提。2005年7月,经过“两推一选”,XX村新的党支部成立。新一届党支部成立后,老百姓都在持观望态度,工作稍有不甚,老百姓就会起来反对,就会导致前几任班子的覆辙,就会造成工作的被动局面。因此,谋划开好局、起好步,走出让人信服的第一步。
社会稳定是干好各项工作的前题。为了稳定村民的情绪,规范村内的秩序。首先,由党支部组织,经过多次召开两委班子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征求《村规民约》的相关条款,并对每一条进行选定和表决,制定出符合村情的《村规民约》,下发每户一册,从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规范了村民的行为,也为村两委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施政依据。其次,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一是解决农业用水问题,二是村内街道硬化问题。在街道硬化上,村民意见不统一,只有少数村民愿出钱修路,大多数村民想修路又不愿出钱。党支部当即决定,街道硬化和农业打井费用全部由村集体出资,由于当时村集体经济亏空,村两委成员分别从自己的企共拿出20多万元进行垫支。当年打抗旱井两眼,街道硬化9010平方米。其三,依据法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一是收缴村民拖欠村集体的农业费用和电费。二是清理承包大户拖欠承包村集体土地的承包费。针对这两项工作,党支部敢于较真,敢于碰硬,敢于去黑脸,先从钉子户入手,依据承包合同和《村规民约》,在做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强行收缴,使蓄意拖欠村集体费用的钉子户,受到了震慑,由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很快完成了这两项费用的收缴工作,解决了多年老大难问题,填补了村集体经济的亏空。党支部成立后大刀阔斧的工作,村民们看在眼里,赞在口中,他们从观望和疑虑的态度逐渐转变成对支部的支持、理解和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