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决这些问题,中小企业就很难发展,实现新的飞跃。而实现中小企业制度、资本、人才的规划建设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必由之路。
四、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一)改进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
首先,民营企业应该在管理制度上跟上现代企业的步伐。它包括了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市场营销制度等,同时任何管理制度都应该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变化而作必要的创新和修改,从而使家族中人进一步服从于企业规章制度,从企业家族十哄变为民营企业化。其次,企业带头人应注重管理制度的实施。民营企业的创始人在企业中有难以想象的影响,一举一动都对他人的行为产生很大效仿作用。所以,企业带头人在制订各种管理规则的同时,也要身体力行,带头实施。做到所有的制度对事不对人,真正做到制度在人面前人人平等。最后,企业应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实施。包括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创新意识等。要通过强化战略管理、管理制度、组织结构、企业品牌等方面的建设来形成鲜明的企业理念和独特的企业文化氛围,注重企业整体形象和整体竞争优势,使员工有强烈的归属感和敬业精神。
(二)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1、突破家族制,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度
一是企业主对职业经理人的信任问题。民营企业引人职业经理人最大的制约因素在于不同观念的碰撞和家族对职业经理人的不信任。在不少人的思想观念里,家族式企业理所当然的应该由家庭成员来掌管,由外人来掌管不放心,认为职业经理人不是自家人,对其忠心和可靠性表示怀疑。二是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的忠诚度问题。职业经理人的忠诚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形成的,它反映一定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目前许多民营企业对于职业经理人的约束制度不健全,多数仅靠口头承诺建立合作关系,没有成文的协议固定下来,这会成为日后分歧和分手的隐患。因此,要避免职业经理人不忠诚的问题,除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外,必须完善相应的制度,从制度上加以约束。三是如何激励和约束职业经理人问题。在激励机制方面形式很多,除工资、奖金、绩效挂钩,以及其他诸如住房类的重要物质激励外,最根本的是要通过如年薪制、风险收人机制、人力资本信誉机制等激励其行为长期化,而且依据长期的经营业绩支付报酬的比例要大,真正起到促使他们行为长期化的作用。在约束机制方面,主要是健全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充分发挥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对经理人行为的制衡作用;同时建立健全企业的规章制度,通过契约形式明确经理人的职责和义务,强化经理人的责任意识,并要求职业经理人提供一定的财产担保,若没有完成职责或损害了委托人的利益时,可以直接追究其责任或用私人财产补偿,使其承担一定的代理成本。
2、建立规范、公正、科学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
把员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紧紧捆在一起,把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连在一起。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打造从理念——制度——标准化操作规程(SOP)等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小型民营企业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应该把人力资源制度纳入整个企业的管理制度中进行建设,不要盲目照抄照搬一些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因为温、台地区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多数还不具备实行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数(KPI)等考核方法的规模,而且中小型民营企业在高速发展的成长期,多数还未形成自己的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没有成长的土壤,所以,民营企业必须健全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与决策制度,以支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另外,中小型民营企业,应避免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变动对人力资源工作的影响,这就要求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要建立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录用、培训、考评、晋升、辞职、辞退等完整的标准化操作规程(SOP),以保证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从而有效地开发企业人力资源,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服务。
(三)系统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对策
1、政府选定部分商业银行作为实施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平台 鉴于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如投资基金、税收、补息、贴息等优惠措施,最好不要采取传统方式成立专门机构来实施,这样会出现新的市场行为之外的“寻租”现象。可以考虑将这一揽子优惠扶持政策,委托给二至三家商业银行为代理行,并要求代理行对选定的企业给予配额的信贷资金。委托代理行的选择,可以采用招投标的方式,对所属地区的商业银行进行招标。代理行以经济手段和政府给予的扶持政策,对政府选定的企业进行帮助,并接受当地政府的监督和检查,检查的内容,主要是对所划定的中小企业的支持,是否按政策落实到位,一经发现没有落实到位,立即取消其代理资格。
2、中小企业加强诚信建设
中小企业要增强信用观念,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信用是企业生产经营、生存发展的生命,中小企业坚持诚信、履约守信,提高自身的资信度,靠良好的信用、真实的资讯,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
(1)中小企业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坚持依法维权,主动向银行披露法人治理结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等。
(2)中小企业要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3)遵循诚信原则,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诚实信用是一切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中小企业必须严格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切实履行借款合同,保持良好的信用,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
3、商业银行应建立以“中小企业事业部”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
从组织上建立适应中小企业贷款的的营运机构,从机制上建立有别于大型企业贷款的考核机制,包括相应的市场考核办法,以创利为主要目标的考核制度,对中小企业贷款定价的有效管理,贷后资产质量的及时监控。不良率的接受程度等,从人员上建立一支专事中小企业贷款的信贷人员队伍。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主要归因于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信用评级是解决信息不对称、揭示信用风险的有效方法。用客户评级与债项评级矩阵实现对授信对象的信用状况的综合评定,建立二维评级体系,对借款人风险和债项风险分别评估,抵押/担保的存在不再是决定借款人风险等级的因素,风险暴露主要根据其违约概率进行评级,即贷给同一借款人的所有债项都应归为同一级别。不同分类档次贷款的金额分别按照包含和不包含抵押/担保价值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