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真贯彻农机化法律法规,依法推进农机化发展
2006年要继续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法》、《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及农业部41、42令,进一步明确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的职能,搞好职能定位,依法推进农机试验鉴定、农机具推广、农机安全监理、农机行政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履行好农机公益性职能。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农机化的支持。
(二)继续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技术
2006年计划推广保护性耕作130万亩,比去年新增10万亩,其中春玉米51.5万亩,春大豆8.5万亩;夏玉米70万亩。
(三)继续实现秸秆全面禁烧,提高秸秆转化水平
秸秆禁烧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坚持下去。2006年要继续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实现全面禁烧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要继续探索秸秆多种利用途径,提高秸秆转化水平,增加秸秆利用效益,从根源上解决燃烧秸秆的问题。
(四)努力提升都市农业的机械化水平
1.提高蔬菜产业的机械化水平。蔬菜是都市农业的一个重要产业,京郊蔬菜机械化水平还不高, 2006年要围绕京郊蔬菜生产区域化布局,积极引进试验先进的蔬菜生产及加工机械设备,提高全市的蔬菜机械化水平。
2.提高林果机械化水平。林果业也是都市农业的一个重要产业,2006年要以果树的中耕施肥、挖坑栽植、剪枝等作业环节为重点,引进试验先进的林果机械,提高全市林果产业的机械化水平。
3.做好残枝残膜治理试点。残枝残膜是京郊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污染物,严重影响农村环境,2006年要继续在“两残”集中的区县进行试验示范,重点解决残膜捡拾机的选型及残枝粉碎后的出路问题。
4.更新植保机械。京郊植保机械的总体发展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水平,而且大量的是各类手动植保机,严重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全市的植保机械急需在短时间内予以更新。从2004年开始,根据不同的作业环境试验了不同的更新办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2006年要扩大更新数量和覆盖面,争取早日将全市植保机械更新换代。
5.加强农产品加工机械化研究。农产品加工率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2006年要在一些适合加工产业集中的地区进行试点,探索农机进入加工领域的方式和办法。
(五)推进农机服务组织专业化社会化建设
继续加快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组织建设。一是进一步总结民营农机服务组织的成功经验在面上加以推广;二是大力扶持较大规模的农机服务组织建设,使其尽快形成全程机械化生产能力,提高其社会化服务水平。
(六)加强农机安全和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的领导
2006年农机监理要继续按照《道路交通法》、《农机化促进法》及《××市农机管理条例》的要求,加强农机监理的基础工作,提高监理规范化工作水平,努力使农机事故发生率、死亡率双降低。同时要继续做好农机尾气治理的各项工作。
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是保护农机使用者合法权益的根本要求。2006年要以财政补贴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农机产品质量调查、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等为重点,做好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工作。要根据农业部的有关要求,做好农机推广鉴定及其它鉴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