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2008年年度工作总结(5)
2010-06-18 12:08
强力推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切实把推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作为增强全市经济发展后劲的战略重点,积极为民间投资提供产业政策指导和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和支持私营企业采取收购、兼并、租赁、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组和改制,引导个体私营经济进入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公用事业等领域。大力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社会贡献大的重点民营工商企业,促进个体私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今年开始,每年对守法经营、贡献突出的民营企业家进行表彰奖励,在全社会形成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实行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落实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坚持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招商渠道和领域,力争在引进国外大公司、大集团上实现突破。积极探索多种利用外资方式和合作方式,开展项目融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切实把招商引资的重点转移到引进内资上,尤其是抓住沿海和发达地区产业升级的机遇,吸引市外企业尤其是大公司、大集团来我市投资,力争全市引进内资5亿元。
千方百计促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巩固扩大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支持帮助更多企业融入国际市场。切实抓好出口商品基地和品牌建设,重点扶持服装、脱水蔬菜、柳编等有竞争力的出口商品。鼓励指导企业开展国际标准认证,完善出口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附加值。重视检疫检验中心建设,争取上半年开检,充分发挥口岸、海关在进出口工作中的作用。继续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制定贸易促进政策,鼓励生产企业扩大自营出口,保持出口的快速增长。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争取更广泛的劳务合作。
加快XXX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步伐。集中力量,集中资金,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力争完成投资XXX亿元,实现开发区XXX平方公里“七通一平”,引进项目XXX个,新开工建设项目XXX个。
(五)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强化税收征管。在对税源进行全面普查的基础上,严格依法征收,依率计征。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改进和完善收入考核办法,建立收入征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重点税种、重点行业和企业的监控,保证税收及时足额均衡入库,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优化支出结构。严格界定财政供给人员范围,加强工资专户管理,确保工资正常发放和逐步消化欠发工资。凡财政全额拨款单位,5年内一律不准兴建办公楼、装饰办公室。凡欠发工资的地方,不准购买小汽车、领导干部不准出国。市财政压缩行政事业单位10%以上的预算经费,用于扶持经济发展。进一步规范县市区“会计核算中心”和“政府采购中心”,建立健全内部工作程序,完善服务功能。全面实行“零基”预算,筹建市“国库支付中心”,完善“政府采购中心”,推进公共支出改革向纵深发展。
加强财源建设。大力培植骨干税源和新的收入增长点,着力提高第三产业和非国有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切实改变财政支持经济手段,建立专项资金,采取财政贴息、信用担保、补助资金等多种形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杠杆作用,有效支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从今年开始,每年对全市前10名的纳税大户进行表彰奖励,鼓励各类企业为财政增收做出积极贡献。
(六)切实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缺乏有竞争力的项目,是我市投资持续下滑、经济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必须进一步加大项目工作力度,拉动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加强项目建设的领导。继续落实项目工作领导责任制,建立项目例会制度,及时解决项目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按照市财政不少于XXX万元,县市不少于XXX万元,区不少于XXX万元的标准,设立项目建设资金。加强项目建设的指导协调,科学规划,统一布局,改变工业项目比重少的状况。三区重点搞好中小企业技改项目、流通领域项目及老城区改造项目建设;五县市侧重搞好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项目建设。
行政2008年年度工作总结(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