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落实院党组关于建立特困帮扶基金,维护企业稳定的指示精神,2010年11月13日,所工会发出为特困帮扶基金募集捐款的通知,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全所共有771人参加了这次活动,捐款总额18857元。
各分会围绕本单位的经营发展,把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相结合,认真负责地配合单位领导工作,积极主动地组织职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公司分会年初对工会经费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进行预算,对经费的使用精打细算。工会干部不辞辛苦,在重大节日为职工购买、发放购物卡、水果、饮料;为春节联欢会、运动会购买奖品;中秋节为单身青年准备节日礼物;热情看望患病职工,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公司一名职工在工作中造成腰椎骨折。工会干部在其治疗期间,每次都亲自上门接送去医院复查,担负起挂号、交费、取药等杂事,减轻了其家属的负担,使职工感受到组织的关心,集体的温暖。工会干部的辛苦付出得到了职工的广泛称赞和好评,增强了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3篇:做一所精品化特教学校
做一所精品化特教学校
十二月的潍坊正微寒料峭,而在此举办的全省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培训班却洋溢着温暖的热情。自2014年12月8日,我有幸参加了为期十天的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培训,在专家们的高端引领和特教同仁们的激烈讨论中,使我对特殊教育的认识有了新的领悟和升华,也更加坚定了我内心所执着的那份梦想:做一所精品化特教学校!
昌乐聋校建于1986年,为原昌乐特师附属学校,占据山东特教学校这一优势,学校在九十年代的发展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特殊教育学校仿佛如一颗无人问津的石子,被静臵在一个角落中。近几年来,普通教育学校建设日新月异,标准化配备达到省级标准。而作为残疾儿童教育的机构,在面临场地面积不足、设施配备落后、师资严重老化、教材与时代脱节等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我们特教人应该为残疾孩子做些什么?2014年《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出台,蛰伏已久的特教人终于迎来了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春天,在充满期待的心情中,我们将做一所精品化特教学校作为学校现状下发展目标,致力于打造了一所充满活力、散发美感、洋溢快乐的精品化特殊教育学校,以此来积蓄发展动力。在精品化学校创建进程中,我们做了以下努力和探索:
一、实施科学管理,凝聚学校发展动力
一是精细化的制度管理。学校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精细化的制度管理体系。学校班子以身作则,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和监督力,确保每项制度落到实处,使学校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目标化的动态管理。引导教师建立职业目标规划,层层设定岗位工作目标。建立民主考核机制和多元评价机制,加强对目标达成的考核,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的动态用人管理机制;三是和谐化的人文管理。致力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培养,先后开
展了读书活动、教师运动会、教师团队拓展游戏、教师生日会、生命意义大讨论等活动,让教师充分感受到职业的幸福以及集体的力量,并以幸福的心态去实施教育,真正实现工作有内涵,生活有品质,做人有尊重的朴素内涵;四是浸染式的文化管理。学校不仅将文化作为一种育人手段,更视为一种管理策略。以文化为抓手,用高尚的文化激励教师,用团队文化凝聚人心,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自我成长、团队意识、服务精神等文化氛围的塑造对教师发展形成了积极而有价值的影响力,教师在校园文化的感染中,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教师努力创业的精神又使校园文化得到了升华,学校管理逐步向教师的自我管理迈进。
二、创建校园文化,彰显文化教育魅力
学校将文化作为管理及教育的重要载体,努力打造文化育人环境,学校文化处处彰显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和专业的教育品质。作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我们结合学生现状,在学校实施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全纳育人”的四全育人战略中,开展多元、互动的主题教育: “争做文明少年”“扬起美德风帆”“树立节约意识”等德育主题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文明行为和美德修养; “欣赏生命 悦纳自我”“追逐梦想 永不言败”“幸福是棵树 安全是沃土”等生命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珍爱生命,自强不息; “家乡美—昌乐”、“弘扬传统文化”“书香润童年”等文化主题活动,启迪学生精神,陶冶美好情操;学生制作的十字绣、钻石画、布贴画、丝网花等作品展示,琳琅满目,震撼人心,激励学生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种种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形成了学校别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在我们学校,每一条走廊都是一道靓丽的育人风景线,每一个版面的内容都是教育的缩影,每一副作品的形成都是精雕细琢的过程,每一句话语的凝练都是爱与善的播撒。而班级文化的自主创意更是别具一格,“做最好的自己”“雏鹰展翅”等一个个饱含个性的主题,让学生臵身于励志、成长的环境之中,凸显了环境的隐性教
育价值。
三、创新科研工作,打造专业化阳光团队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2014年,我们学校提出“静思能群、和谐精进”的团队引领目标,从关注教师生活品质入手,积极打造教师自主、互动式交流平台,通过完善教科研制度,先后开展了集体大教研、小组研讨、推门听课、教师辩论、活动沙龙、专业知识竞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充分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激发、释放教师自主发展的正能量。学校还努力为教师创设外出学习、交流提升的平台,有效地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促进了学习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把问题上升到课题,把教研深化到科研”是学校教科研取得成功的重要思路。几年来,学校科研工作立足于教学实际,注重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强调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学校形成了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目前,我校研究的两项国家级课题《巧用信息技术教学推进聋童语言发展》《昌乐聋校学生安全教育防范应用研究》顺利结题,《聋生感恩教育在家庭德育中的探索与研究》已获得立项。学校鼓励教师自主研究,先后有《聋生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研究》《聋校中年级信息技术校本教材研究》等40多项县级教师个人研究小课题获得结题,形成了人人有课题,人人搞研究的科研氛围。
四、深化生活德育,夯实学生品德根基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学校贯彻“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实施“生活化”德育,通过开展“扬起美德风帆”“树立节约意识”“家乡美”等九大系列主题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品德,学会做人做事。如在感恩教育中,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走进敬老院、三八节爱妈妈、我为祖国贺生日、大带小手拉手、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活动与节日相结合,与生活相融合,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培养了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在文明习惯教育中,开展学生整理床铺比赛—培养学生自理能力、行为习惯竞赛—规范学生文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