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小制作比赛—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趣味运动会—激发学生合作与竞争精神。活动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及行为美德的养成,对学生德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读书活动中,学校组织开展讲故事比赛、课本剧表演、好书共分享等活动,师生读书在校蔚然成风。将德育放大到生活中实施,将生活中的感悟升华为德育的准则,这是一种不教而教的自然内化过程,生活德育使我校学生养成了文明有序、礼貌谦让、努力进取、自尊自信的优秀品格,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校貌,先后有冯友萍同学被评为“潍坊市优秀少先队员”,黄丹同学被评为“山东好人”,杨国琴被评为“潍坊市美德少年”“山东省优秀少先队员”其事迹先后被昌乐电视台、潍坊电视台、安徽卫视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学生舞蹈在县关工委主办的“我是小明星”舞台上晋级决赛;《组诗吟诵》节目在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小学校园影视工作评选活动中获奖。
五、依托校本课程, 绘就学生七彩梦想
校本课程是弘扬学校特色教育的重要载体,基于学生发展需求,学校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审美情趣、动手启智、专注品格、合作精神、交往提升、实践体验”等方面入手,打造了“七彩校本课程”。依托校本课程,学校特色教育蓬勃开展起来,丝网花、十字绣、钻石画、布贴画、剪纸、雕刻、书法、绘画等特色课程为学校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增添了艺术美感,提高了动手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主选择才艺,每到课外活动时间,学生们争相走进技能操作室,尽情用指尖创造艺术,抒发情感,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展示着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精益求精。2014年,学校将经过了两年实践与研究“七彩校本课程”,编写成学校课程教材体系,并在实施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特教课程改革相对滞后的背景下,“七彩校本课程”以全新的教学模式挑战了传统教学思维,将教育与生活相结合、与学生能力相结合、与学生需求相结合,赢得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家长的认可。“七彩
校本课程”在师生的双向互动中绘就了学生们的七彩梦想。
六、实施送教上门,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利
为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原因不能到校学习的重度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学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选派了十一名责任心强、专业水平高且具有丰富的康复实践经验的教师成立“送教上门志愿服务队”开展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通过走访,确定二十一名不能入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学生为“送教上门”服务对象,每个服务对象每月“送教”至少2次。教师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为每名学生“量身定做”个别化教育方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建立健全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发展评价资料、教学过程资料、个别化教育方案、训练记录等工作档案。目前,学校“送教上门”工作实现了常态化、正规化,送教上门质量成效显著,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学校的做法和经验,在昌乐电视新闻频道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和赞誉,并获昌乐县2014年创新工作项目二等奖。
此次学习培训让我颇感欣慰的是,我们的很多做法已经与国家政策、专家观点不谋而合,我们已经走在了行动的路上,然而作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要想取得真正的发展,我们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
1.少数教师自我学习意识不强。教育教学观念有待更新,在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方面还需下功夫。
2.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学校近十年来未分配新教师,年轻力量补充不足,教师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造成了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影响。
3.办学条件还需进一步完善。我校这两年利用暑假时间多次进行整修,虽有了较大改善,但与社会一流学校相比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学校面临缺少操场、功能室不完备、学校占地面积小等问题。
通过此次培训,结合学校的长远发展,对下一步工作做出以下初步安排: 1.加强教师师德和专业教育能力培养,通过多种教科研手段,努力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针对学校目前存在的聋哑、智障、自闭三类儿童,实施“聋哑教学专业化、智障教学创新化、自闭教学探究化”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
2.将校园文化建设从有形的物质文化向无形的精神文化推进,使班级形成个性化的班风班貌,使学校形成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满正义和谐、洋溢幸福快乐的特殊儿童的成长家园。
3.继续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和特色教育的开展,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校本课程,并依托校本课程,将特色教育进行深化和推广,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4.努力争取,广泛宣传,让政府、让社会都来关注并参与到特殊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中来,为残疾孩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和设施,让他们公平、公正的享受到社会主义发展成果。
第4篇:五一学校工会工作总结
五一学校工会工作总结
2011年,我校工会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在学校行政的支持和配合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师德建设和构建和谐校园为核心,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进一步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民主建设和工会自身建设,切实履行工会的各项职能,为学校整体工作上水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加大师德建设力度,提高全体教职工思想素质
首先,积极配合学校支部,学习十七大重要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党的方针政策、教育路线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依法治校,依规执教。
其次,学校工会配合学校,以“两比”为契机,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提高教职工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引导广大教职工积极进取,与时俱进,全面促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和全面提升教职工业务素质,确保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稳步向前发展。
二、坚持校务公开,实施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1、学校工会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教代会。通过教代会的筹备、召开,议案的收集、落实、反馈,民主评议干部等工作都培养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2、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讨论。凡是涉及教职工升职、晋级、年度考核、奖惩、评选等有关方案的讨论制订,工会都有代表参与组织实施和公布评选结果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