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教育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4)

2010-06-17 19:08

(四)城乡学校管理水平不均衡。

    1、学校管理者的学历层次方面。调查数据:城区学校管理者学历大本率为100%,乡镇为85.4%。

    2、学校办学思想理念、制度建设方面。城区学校都能根据自身特点确立体现时代特点、素质教育及创新精神的办学思想及理念,乡镇学校相对较差。调查数据:城区学校校均管理制度有20余项,乡镇校均仅为5项。

    3、城乡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方面。调查数据:城区学校100%配齐了学校领导班子,乡镇学校中只有40%配齐各处室主任,10%的学校只配备1名校长和1名教务主任。

    原因分析:1、城区学校的管理者参加培训、研讨的机会多,对前沿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掌握较多。乡镇学校领导对外交流学习、外出进修较少,信息渠道不够畅通。

    2、乡镇学校领导在学历层次、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管理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还有待提高,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3、由于乡镇学校领导班子不齐,且大多兼任教学任务,造成管理精力分散,研究学校管理的时间少。

四、建议及对策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动态、辩证的过程。办学条件均衡是基础,师资均衡配置是关键,教育质量均衡是中心,管理均衡是突破口。

(一)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乡镇学校现代化水平。

    1、加强领导、健全机制。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健全完善区委常委会、区长办公会定期专题议教机制,区人大、区政协定期视察教育制度,推动工作措施落实。强化教育督导职能并加大督导力度。

    2、强化职责、加大投入。进一步强化区、乡镇两级政府职责,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严格落实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建立高效、便捷的经费拨付渠道,统筹安排使用经费。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

    3、要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提升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服务教育教学的水平,让农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乡镇师资水平。

    1、实行乡镇教师优先配置,及时调整编制,统筹解决乡镇教师年龄结构偏大、补充不足等问题。着重解决乡镇学校英语、信息技术及音、体、美等专业教师短缺的问题。调整中小学教师学科结构,逐步满足各个学校对专业教师的需求。

    2、加强乡镇教师的培养培训,从政策、经费等方面对乡镇教师培养培训给予大力支持,深入开展“城市支援乡镇、强校支援薄弱校”活动,通过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带动乡镇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3、不断提高乡镇教师待遇。设立乡镇教师津贴,从职称评聘、评优选模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三)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乡镇教育质量。

    1、要牢固树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全体干部教师都要把教书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上,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发展智力,还要培养高尚的品质、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

    2、乡镇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保证课程计划的落实,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不挤占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和社会实践等课时。

    3、乡镇学校要克服办学条件相对落后带来的困难和问题,要在深化教育内涵发展,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上下功夫,想招法。要以质量为中心,挖掘特有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特色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区教育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管现状及对策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