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的执政建设(4)
2010-06-17 19:16
当然,这10个方面,是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分析和划分的。作为党的建设的实际工作,主要是明确为什么要干、干什么、怎样去干。
(二)、执政理论的内涵:
①为谁执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要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党的事业成功的保证,我们党执政的宗旨和根本目的,就在于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强化这一理念,用以解决为谁执政的问题。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必须强化公仆意识,始终把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努力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②怎样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其次要突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党的执政能力集中体现为科学发展的能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领导本质上是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执政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在一定的程序规则下进行,依法执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突出这一理念,用以解决怎样执政的问题。
明确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必须强化科学、民主、法治意识,要按照客观规律科学办事,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顺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不断扩大党内民主,发展人民民主,运用民主的方式管理社会事务,摒弃“替人民当家作主”,习惯于发号施令、直接控制的做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实现由“做主”向“民主”的转变,把人民群众的意愿体现到党的各项工作中;按照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原则,把党的各项工作纳入宪法和法律的轨道,自觉遵守法律,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行使权力,在依法执政的理念下实现共产党执政与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
③怎样确保执政地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还要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理念。求真务实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必然要求,开拓创新是提高执政水平的根本动力,勤政高效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清正廉洁是保持执政党本色和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弘扬这一理念,用以解决怎样确保党的执政地位不变的问题。
明确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理念,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按照党的历史任务和党的建设总体目标的要求,担当起历史责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抓实干,大胆创新,勤政廉洁,加快发展,努力完成三大历史任务,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必须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对自身的严峻考验和挑战,切实增强忧患意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三)、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
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指导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
1、指导原则:六个必须
第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马不可能预见100多年后的社会主义是什么样,他当时也是为了和平演变资本主义而作的。老祖宗不能看,但我们不能要老祖宗来解决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加强党的执政建设(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