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决好怎样发展的问题。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精华。之所以说是精华,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变,为怎样发展指明了方向。所谓统筹兼顾,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防止顾此失彼现象的出现。比如,要解决好“快”与“好”的关系。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要求“快”必须以“好”为前提,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结构,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再比如,要解决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企业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胡锦涛同志指出,统筹兼顾是我们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的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我们要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的指示精神,坚持用统筹兼顾的原则,解决好怎样发展的问题。
要解决好如何保证科学发展的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增强自觉性、坚定性,又要增强实践性、有效性。应通过提高科学发展能力、转变干部作风、创新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当前正在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应与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认真查找与科学发展观不适应的作风问题。要大力倡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作风,大力倡导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作风,大力倡导谋划全局、瞻前顾后、统筹安排的作风,大力倡导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大胆创新的作风。同时,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操作办法,增强考核评价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兑现各项奖惩措施,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实现发展导向、用人导向、作风导向的统一,使之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有效机制。要解决好怎样领导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问题要想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取得好的成效,必须解决好组织领导方法问题,否则,即使主观愿望再好,也达不到预想的目的。因此,在开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各级必须采取务实的方法,切实取得令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
要着力解决好依靠和发动群众的问题。开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决不能只是机关干部坐在办公室里去学习和思考问题,必须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应当知道,人民群众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要结合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普及到广大干部群众中去,使干部群众真正明白为什么要科学发展、怎样推动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达到什么目的、科学发展能带来什么效果,从而拥护科学发展、更加主动投身于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同时,要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只要群众认识了,发动起来了,就可以爆发出一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科学发展观就能落到实处。
要着力解决好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领导班子是关键。
因此,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各级领导班子要认真查找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找准了,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一要着力解决思想观念上与科学发展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比如,要认真查一查有没有小富即安的思想问题,有没有缺乏忧患意识的问题,有没有顾前不顾后的问题,有没有重速度轻质量的问题,有没有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的问题,有没有因条件差而妄自菲薄的问题,等等。相对来说,我们地区发展还比较落后,现在要树立一个共同的观念,就是要看到我们地区的后发优势,比如,我们地区土地充裕、劳动力价值低廉、资源比较丰富、综合大港的建设即将形成特殊优势,依托这些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路子已经明晰。同时,我们可以直接运用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在一些领域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并避免发达地区走过的弯路。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好这些后发优势,就一定会实现由欠发达向发达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