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不断增强。积极推进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首批42户省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权下放到市县,84户政策性破产企业进入破产司法程序,其中26户破产终结,推进了江钨集团、煤炭集团等9家省属国有企业集团公司股权多元化改革,设区市国有工业企业改制面达到78.6%。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不断深化,新增20个林权交易中心,林权抵押贷款、森林火灾保险等有序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所有乡镇全部推行“乡财县代管”。执收执罚部门收支完全脱钩试点县(市、区)扩大到31个。投融资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组建了省行政事业资产集团有限公司、省水利投资公司、省属国有企业资产经营(控股)公司。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成功举办2008江西(香港)招商引资活动周、第六届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第五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第二届赣商大会等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6.04亿美元,增长16.1%;引进省外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1100亿元,增长32.8%。新引进世界500强背景企业6家,总数达到36家。进出口总额137.49亿美元,增长45.1%,其中出口76.86亿美元,增长40.8%。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达到5.62亿美元,增长25.6%。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南昌保税物流中心获准设立,赣州出口加工区封关运行,共青青年创业基地、吉安(深圳)产业园、赣州香港工业园创立挂牌,新设南昌海关驻上饶办事处,新增南昌-首尔、南昌-澳门国际(地区)航线,开通了九江港对台湾港口的直航。国际友好城市新增8对,总数达到45对。非公有制经济稳步发展,增加值、税收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全省的53%、55%和69.8%。
(三)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鹰潭至瑞金、石城至吉安等5条高速公路相继开工,武吉高速公路全线建成,全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0公里,总里程达到2316公里。硬化农村公路1.15万公里。完成“渡改桥”72座,累计完成156座。衡茶吉等3条铁路和京九、峰福2条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开工建设,铜九铁路建成通车,全年新增铁路营运里程88公里,总里程达到2512公里。九江港城西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及其配套设施基本建成。南昌昌北机场和景德镇机场扩建工程继续推进,完成了赣州机场迁建并实现通航。新昌、井冈山电厂“上大压小”工程、天然气省网一期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分宜电厂33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机组、矶山湖风电20台风机、华能瑞金电厂2台35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新增统调电力装机70万千瓦,总量达到1053.41万千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纪念馆、省接访中心、省档案馆、省方志馆、省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相继建成。
(四)大力推进绿色生态江西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积极启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完成了10大基础课题研究、总体规划上报和18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85个县(市、区)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开工。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全面启动。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扎实推进,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等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开展了“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对133个饮用水源保护区开展了环境专项督查。完成了一批火电厂脱硫改造,全省关停南昌电厂等小火电机组62.5万千瓦,淘汰了38个企业和落后生产线。全省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以上,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4.5%以上和3.4%以上,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为78.5%,11个设区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五)切实关注民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民生工程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发放支持就业创业小额担保贷款26.55亿元,占全国新增数的40%,位居全国第一。新增城镇就业47.3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8.24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75.3万人。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月人均提高111元。城市和农村低保户月人均财政补差分别提高到140元和55元。3.25万人得到临时救助。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7亿元,惠及困难群众270余万人。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参保分别新增99.74万人和364.96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增加到2929.5万人,参合率达91.3%。儿童一类疫苗全部实行免费接种。加强食品和药品安全监测,“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对我省的影响得到妥善处置。在全国率先为城乡598.4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34.6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得到政府资助。为农村艰苦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发放特殊津贴1亿元。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定并落实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50万平方米,2.14万户群众受益;新增廉租住房133.2万平方米,2.66万户群众受益。为农村低保对象新建住房6500套、维修改造危旧住房7000套。完成移民扶贫搬迁5万人。新解决了12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沼气用户12万户,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