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快重点项目和园区建设,培育经济发展后劲。继续抓好“323”工程,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65亿元,确保鄂钢冷轧板等30个项目建成投产。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精心策划和组织重大招商活动。充分发挥我市地处武汉城市圈核心圈层的优势,加快与武汉的交通、产业、市场和科教对接,尽快将我市打造成为武汉城市圈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快速增长极。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支持葛店高新区发展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切实抓好城东工业园、花湖开发区、金刚石刀具城、樊口工业园、红莲湖旅游度假区、梁子岛生态旅游区等园区建设。采取利益分享政策,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实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四)加快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充分发挥我市中小企业贷款协会的作用,鼓励引导民营业主参与协会,切实解决我市民营企业融资不畅的问题;坚决打击干扰破坏民营企业经营的不法行为,切实解决环境不优的问题,使民营企业逐步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加快建设农村贸易市场,认真组织实施“万村千乡”工程。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启动乡镇贸易超市建设,促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积极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发展旧房交易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加强物业管理。大力发展旅游业,推进“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建设。加强社区建设,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在方便市民生活的同时,促进三产业健康发展。
(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城市建设的重点放在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发展环境、方便人民生活、增强鄂州对外形象的项目上,把有限的资金用好用活。今年计划新建、续建道路16条,改造老城区道路7条、下水道3处。续建鄂钢跨线桥、武钢鄂州球团厂铁路立交桥,维修改造凤台桥、莲花桥、滨湖桥,建设3处游园。继续实施洋澜湖综合治理,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面貌。加大交通建设力度,实施交通建设“1091工程”,即兴建10条公路、9座桥梁和1个码头,重点新建续建樊口大桥、庙岭立交桥、东葛一级公路和葛湖路。完成区乡公路收尾工作,加快实施自然村通公路进程。抓好重点集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综合功能。
(六)围绕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扩大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对象范围,延长扶持政策的期限,将优惠证发放范围扩大到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建立稳定的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再就业培训体系,对困难人员实施就业和社会保险援助。完善社保体系,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参保率,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增加特困救助投入,帮助城镇低收入家庭解决居住、上学、看病等特殊困难。设立一所惠民医院,为城镇低保户和农村特困户看病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切实解决农村征地、城镇拆迁、国企改革、企业违法排污、项目建设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以及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教育和医疗领域乱收费等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确保法律法规严格实施。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遵循“扶困、惠民、量力”的原则,继续为人民群众办好10件实事:1、筹资580万元,解决2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及饮水安全问题;2、筹资1200万元,继续对义务教育阶段4万名城乡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3、筹资1300万元,对农村50个排涝抗旱泵站进行维修改造;4、筹资720万元,启动农村低保,对2万农村特困人口实施基本生活保障;5、筹资500万元,继续对30个重点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6、筹资260万元,对全市9万名0—7岁的儿童实行免费计划免疫;7、设立300万元专项基金,继续对特困群体实行大病医疗救助;8、筹资240万元,提供600个公益岗位,重点解决城镇无生活来源的“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9、筹资80万元,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和农民技术培训工程,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8000人;10、筹资2200万元,完成五丈港改造和洋澜湖治污一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