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切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自觉地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地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认真地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政府工作的水平。不断完善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加大依法治市力度,继续开展普法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全市上下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四是切实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教育结构调整,重点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突破性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压力。构建覆盖全市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广播电视节目上网工程、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不断提高广播电视的服务水平。发展残疾人事业。重视和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做好侨务、民族、宗教工作。抓好地震、气象工作,增强抗灾避灾能力。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加强人民防空建设,提高民兵和预备役建设整体水平。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创建“双拥模范城”。
三、2006年的工作安排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奠基年,也是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乘胜前进的关键年。
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四届八次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实施一批重点项目为抓手,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功能提升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十一五”规划良好开局。
主要工作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招商引资总额增长20%,外贸出口增长10%,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做好“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继续推进水产、蔬菜、畜牧、林果四大支柱产业基地连片、配套和规模经营。水产业重点建设好50万亩名优水产基地。蔬菜业重点建设好省级八个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和建设好一批保鲜、储藏、加工、运输、销售企业,使蔬菜生产向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畜牧业重点引导和扶持一批优质畜禽养殖小区。林果业着力建设好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生态公益林工程,并重点发展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基地和企业。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三农”工作,切实抓好示范工程建设,每个区抓一个村的试点。市、区、乡(镇、街办)对试点村,将相对集中一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城建、交通及社会事业投资将向试点村倾斜。加强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高质量完成农业普查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抓紧研究制定推进自主创新的地方配套政策;围绕重点领域和优势产业,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加快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重点支持一批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工作,进一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大力推进品牌战略,增强品牌意识,抓好品牌宣传,提高鄂州产品的知名度、信誉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扩大市场影响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主业,做优做精品牌,赢得更多客户,抢占更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