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
2010-06-17 18:31
5、说明本项目推广应用计划和保障措施
(1)本项目研制成功后,我单位自行生产。
(2)本单位有一座4000m2 GMP标准的生物药品生产车间,具有完备的生产仪器、设备,年生产能力可达上千万支生物制剂。
(3)本单位有专业销售公司,销售网络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本项目产业化后即可上市推广。
(4)该项目有着巨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公司对该项目极为重视,不但组织了科研能力较强的专职研究队伍,加大资金的投入,而且组织了由5位国内著名院士、6名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4注射液”基因治疗项目进行了论证指导,保证了本项目的可行性。
七、年度计划内容:
本项目计划为三年
2006年1月-2006年6月 载体的构建 经费投入预计 300万元
2006年7月-2006年12月 载体的鉴定 经费投入预计 100万元
2007年1月-2007年6月 重组腺病毒的扩增纯化 经费投入预计 100万元
2007年7月-2007年12月 重组腺病毒的质量研究 经费投入预计 100万元
2008年1月-2008年12月 重组腺病毒的抗肿瘤细胞实验 经费投入预计 200万元
八、主要研究人员和单位简况及具备的条件
1、主要参加人员情况
邹立家,研究生导师,药理、药学专业教授,在药理、药学学科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和贡献,有著作5部,科研成果8项。曾参加研制开发IL-2(125Ser)、IL-18的工作;现参加白介素-24(IL-24)的研制开发工作,并任课题组负责人。
韩代书,博士、教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细胞生物学专业教授,在细胞生物学学科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和贡献,有数十篇论在国际刊物上发表。是本单位科研课题组主要成员。
王加旺,博士,微生物专业,有6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曾参加IL-2(125Ser)、IL-18的工作、α-2b干扰素抗病毒口含片、新型溶栓酶等项目的研究开发,是本单位研究所课体组主要成员。
苑波,博士后、教授,长期在美国从事基因组学科技研究,是美国著名的基因组学科学家,2003年被美国政府评为“十大科技青年”,近年来一直与我单位合作。
课题组其他成员均在生物技术研究所长期工作,是“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125Ser)”课题组原班人马,他们在“白介素-2(125Ser)”、“rhG-CSF”和“IL-18”等高科技产品的研制开发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济南市科技局评为“科技先进集体”、被济南市药监局评为“科技进步先进集体”。
2、单位法人近几年来研究开发业绩
我单位法人长期从事科研工作,带领企业承担了国家级、省级、市级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科技攻关、技术改造、重点工业项目等十几项科研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重要领域,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家空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主要科技成果3项,科技著作2部。并领导本单位全体科研人员研制出了“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125Ser)”、“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rhG-CSF)”、“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IL-18)”、“新型重组溶栓酶”、“α-2b干扰素口含片”等多项生物技术药物。“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125Ser)”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rhG-CSF)”两项新药分别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和《山东省火炬计划》,《山东省技术改造导向计划》,《济南市三十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其中“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125Ser)”的各项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国家五部委(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