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庭先进集体事迹材料(4)

2010-06-15 19:36

我庭近几年来逐步推出如建立案件受理点、巡回审判、司法救助、建立“绿色”诉讼通道、庭前举证指导、诉讼风险告知、审判信息公开等多项司法为民措施,仅减、缓、免诉讼费这一项,就照顾弱势群众300余人,减、缓、免诉讼费达到2万元之多,以人为本、公正和谐的司法氛围昭然若现。今年我们将实行根据我庭实际制定的司法礼仪规范,让法官更加具有亲和力,让当事人在和风细雨的司法温情中感受法律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实质。

从农村来到扎区打工的严永昌,在一起交通事故中被撞成高位截瘫,对这起案件我庭全程提供诉讼便利,免交诉讼费、快立、快审、快结,执行中将我庭扣押的被执行人扈光生仅有的一台农用拖拉机变卖,扈光生没有固定职业、妻子患有严重的肺结核卧病在床,再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陷入僵局,严永昌多次哄闹法庭、辱骂法官,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懈怠,经多方联系,我们为扈光生找到了一份收入较为稳定的工作,提取其部分工资偿还债务,让严永昌在扎区绢花厂学习了拼装技术后,法庭出车为其取原材料,再将其拼装的成品送回厂里,严永昌从开始的每月几十元,到现在每月收入600元,他的生活彻底得到了安置,扈光生的家庭压力也得到缓解,他们暗淡的生活又充满了希望。民心是镜子、民意是导师,只要心怀群众疾苦,我们面对的困难就能克服!

人民法庭是法院面对基层、面对农村、面对群众的土壤,群众之间的矛盾,最好的解决方法是疏导。因此,调解是化解矛盾、定纷止争最有效的法律手段,调解工作也就成为我们民事审判的重头戏。近几年来,我们将探索调解工作新方法、提高案件调解率,作为贯彻落实司法为民思想的重要途径。

2003年4月我庭成立调解组,让民事案件先过“调解关”,8个月时间里调解组除送达相关文书、案件排期外三名同志调解民事案件215件;2005年我庭又重新调整调解组的审判力量,将素质高、业务强的审判骨干充实到调解组,调解组调解成立的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真正成为一道化解矛盾的“缓冲带”,防止矛盾激化的“防护林”。有一位下肢瘫痪的残疾人因与爱人发生口角,一气之下坐上出租车来到法庭,负责立案的审判员背着他进屋,并给他跑前跑后立上案。法庭派车送他回家后,次日就组织审判人员现场办案,约请了当事人的亲属到场,一起调解,不厌其烦四次上门做工作,终于使残疾人夫妇言归于好,这位当事人深有感触地说:“法庭办案真是办到家了,也办到人心里了!”

经过大家认真总结,我们庭摸索出一条自己的调解思路,形成“三心”“六法”齐相辉映,彰显调解功效的生动局面。“三心”就是法官对当事人拥有热心、关心、和爱心,“六法”就是亲情法、疏导法、推谬法、情理相济法、周援法、和换位法,案件调解率从开始的60%步步攀升,达到73%,今年有望超过75%。同时,我庭用自办的培训教材、采取多种方式培训人民调解员,每年平均培训人民调解员12次,受训人数超过800人次,人民调解员素质的提高对审判工作中调解成功率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形成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互为犄角的良好局面。

一位老人与他的几位子女关系紧张,这位老人年过七旬,身患鼻癌,本来儿女对他孝顺有加,可他对儿女蛮横无理,在法庭对审判人员充满敌意,常常出言不逊,一年中他先后起诉五次、执行一次,承办案件的法官不顾老人的谩骂,切入矛盾的关键,用亲情疏导、情理相济,化解纠葛,在案件审结后仍旧与人民调解员一道在老人和其子女之间协调关系,冰冻的亲情慢慢融化,在老人病危期间,他的子女与他尽释前嫌,陪老人走过了最后的日子,弥留之际他要求子女把他最后的遗言捎到法庭:“我对不住法庭的同志啊!”这句最后的感言化作一腔热血伴随我们继续前行!

长路漫漫当歌咏,任重道远勇拼搏,扎区法庭将在为人民服务的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人民法庭先进集体事迹材料(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福兴村廉政建设先进集体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