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研论文:统筹城乡发展(3)

2010-06-18 00:40

  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近几年,在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背景下,不少地区开始推行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将节省出的部分土地转换为城镇和工业建设用地。农村土地整理为工业和城镇发展腾出了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农村建设,但也存在农民和集体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问题。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所节约的土地仍属农民集体所有,在首先补充耕地、保证耕地占补平衡的基础上调剂为建设用地的,应该优先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保证农民受益。要防止以扩大城镇非农建设用地来源为目的,强行收回农民的宅基地,损害农民的宅基地权益。健全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是统筹城乡发展面对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应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增量和土地征占规模,积极盘活城乡存量建设用地,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加快修改土地管理法,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明确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改革土地征用补偿方法,对经营性用地实行市场定价;对国家征用的公益性用地,补偿标准应参照市场价格。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改革试点,逐步使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化。

  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特点,应从战略上协调好二者的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我国不能像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那样,待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后再去推进农业现代化;也不能走一些发展中国家那种大量进城农民沦为城市贫民的发展道路,不能在城市周边形成大量贫民窟。必须立足国情,确保在农村不凋敝、农业不衰退、农民不破产的情况下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应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强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和新型农民培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努力把现代文明引向农村,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政研论文:统筹城乡发展(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政工师:关于做好新时期民主党派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