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1+Q2
Q 指二级单位应获得的绩效工资总额
Q1 指考核后二级单位获得的13%应发工资部分
Q2 指考核后二级单位应获得的绩效奖励部分
其中:Q1= A*M/100
M指二级单位实得分值;
A指13%应发工资总额提取部分;
各单位绩效考核得分为100分时,获得本单位绩效工资中的A部分。低于100分扣除的绩效工资直接进入公司月绩效奖金总额,二级单位考核分值在90分(含90分)以上,参与公司月绩效奖金Q2的分配,二级单位考核分值在 70(含70分)-90之间的,不能参与公司月绩效奖金Q2分配,但按考核标准兑现绩效工资。二级单位考核分值低于70分的,绩效工资A部分全部扣除。
Q2= BMiFiNi/ΣMiFiNi
Fi指二级单位的和谐分配系数
Mi指二级单位的月度绩效考核分值
Ni指二级单位员工数
B 指月绩效奖金,包括:原基本月奖(65元/人)+集团公司绩效奖金兑现部分+二级单位13%扣除部分。
备注:1.各单位的分配系数Fi指在岗位评价完成后部门岗位分配系数的加权平均值。现阶段,将在原奖金系数的基础上本着合理和谐的原则由公司进行调整后使用(附:综合分配系数Ri说明);2.Q1、Q2组成二级单位绩效工资总额,公司逐步将Q1纳入Q2,最终形成以Q2为公式的绩效工资分配方式。
8.2 二级单位班组和员工绩效工资分配
二级单位对班组、员工绩效工资的分配按公司分配公式中的Q2进行,所制订的分配方案经主管副总经理审核,报公司绩效考评委员会批准后执行。
8.3 项目建设、试生产、达标达产期间绩效工资的分配
根据公司项目建设和试生产、达标达产期间考核标准,以实际的进度确定最终的考核分值,二级单位、团队或个人根据最终的考核结果进行绩效工资的分配,本着重点突出的原则,公司绩效考评委员会将进行绩效工资的分配倾斜,倾斜度根据实际完成程度确定。(详见《“2扩3”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九、绩效考评
绩效考评是对员工周期性的考核与评价,由公司统一安排,二级单位考评方案必须由公司绩效考核办公室审核,并监督考评过程;考评结果经主管副总审核并提交公司绩效考评委员会做最终裁定,在最终结果未返还二级单位前不得进行任何岗位变化、薪酬变化。
9.1 车间员工周期绩效考评实施强制正态分布,其中,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5%:25%:45%:20%:5%
9.2 部室科员周期绩效考评实施强制正态分布,其中,主任科员:二级科员:三级科员=1:1:1
9.3每月10日前二级单位将员工的百分制考评结果交公司绩效考核办公室存档。
十、相关说明
10.1 为充分体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团队合作精神,体现团队绩效与员工收益挂钩,各单位必须充分考虑员工的承受能力,在与职工进行绩效兑现时,对直接责任人的扣罚不得超过个人应发工资的20%(公司事故处理及个人行为造成的处罚除外),最低不能超过最低工资标准。其余由各单位按照关联程度、管理责任进行分责共担;各二级单位与公司的效益、产量、安全责任关联奖励由公司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状况确定。
10.2 员工月度绩效考核分值与月度绩效工资的分配直接挂钩,周期业绩评价结果与公司期间的绩效工资或一次性奖励分配相结合,绩效考评的结果将直接与员工的岗位及薪酬变化相挂钩。
10.3 专业管理部室需要由其他部门提供考核数据和信息的,各相关部室按照公司规定的传递时间提前3—5天整理和报送。
10.4 职工投诉成功率将作为衡量各单位实施绩效考核结果的一项指标,职工投诉成功率超过规定次数(见绩效考评体系8.4.4),每增加一次扣2分。
10.5 各专业管理部室的被投诉成功率指标为零,每月出现一次被投诉成功的,扣责任管理部室5分,其最终所扣分值奖励到投诉单位;对投诉失败的单位,每次扣2分,其最终所扣分值奖励到专业管理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