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信息化建设水平低。目前,我县城乡居民医保仍是使用医疗证,给参保居民在办理缴费、就医和补偿结算等方面带来不便。
3.监管方式单一。医保监管人员人手严重不足,监管手段和方式单一,导致医保监管存在死角。
三、xxxx年工作计划
1.加强基金风险防范。科学编制医疗保障基金收支预算,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现基金中长期精算平衡,健全基金运行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确保基金运行稳健可持续。加强基金监管。进一步健全基金监管体制机制,建立内外联动的综合监管体系,发挥医保公共服务机构监管、部门协同监管、第三方力量监管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切实强化医保基金监管能力配置。创新基金监管方式,建立监督检查常态机制,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发现和处置线索,进一步用好飞行检查,建立信息强制披露制度,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医药费用、费用结构等信息。保持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推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坚决斩断伸向医保基金的各类“黑手”,严肃追究欺诈骗保单位和个人责任,坚决打击欺诈骗保、危害参保群众权益的行为。加大对欺诈骗保行为的惩处力度,将打击欺诈骗保工作纳入重要议程,作为常态工作来抓,抓住重点,扫除盲点,加大督查力度,严查违法违规行为,严格履行医保服务协议,加强对定点医药机构履行服务协议情况的日常管理,确保基金使用高效安全。综合运用司法、行政、协议等手段,严惩重罚欺诈骗保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加大行政处罚力度。
2.创新医保协议管理。经办机构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医药机构纳入协议管理范围,支持“互联网+医疗”等新服务模式发展,注重加强对定点机构履行协议的监督考核,严格落实协议管理制度,强化与定点医疗机构的谈判机制,将服务规范、服务质量和医药费用控制各项指标纳入协议范围,明确违约责任及处理办法。
3.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医保基金总额预算办法,推进大数据应用,逐步建立按病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为主,按床日、按人头、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协同发展的多元复合型支付方式,探索医疗服务与药品分开支付。
4.全面建立智能监控制度。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临床诊疗行为的引导和审核,强化事前、事中监管。开展药品、医用耗材进销存实时管理。推广视频监控、生物特征识别等技术,应用完善智能监控规则,提升智能监控功能。推进异地就医、购药即时结算,实现结算数据全部上线。
5.做好医疗保障扶贫工作。紧紧围绕健康扶贫“六重保障”主线(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定点医药减免、财政兜底),扎实做好我县贫困人口各项医疗保障政策,巩固医疗保障措施,提升服务能力。
6.全面加强医保队伍建设。全面夯实“党建引领,医保惠民”党建品牌基础,加强全县医保系统党的建设,强化政治学习,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打造“对党忠诚、为民务实、敢于担当、勤政廉政”的医疗保障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