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朱有勇主要事迹学习心得体会八篇

2021-11-07 00:21

  人在获得名利之后,往往容易迷失自我,或是忘记初心。而朱院士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他自始至终对一方百姓的坚守和为农业服务的热忱。从学术研究到结对帮扶,这份初心从未改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汗水洒在土地里,把百姓装在心间。他说:“党和政府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俸禄’,我们科研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所有老百姓受益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时代楷模朱有勇主要事迹学习心得体会八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时代楷模朱有勇主要事迹学习心得体会八篇【一】

  “我们把科技论文写在了大地上,这比把论文写在纸上艰难得多,但在我们心中、在拉祜族群众心中,科技成果漫山遍野飘香的分量比一纸论文要重得多、亮得多。”朱有勇说,让研究成果惠及更多的群众,这就是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时代楷模朱有勇主要事迹学习心得体会八篇

  朱有勇口中的“拉祜族群众”是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群众,而澜沧县是全国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朱有勇院士是我身边的‘时代楷模’,是我熟悉的‘时代楷模’,是离我最近的‘时代楷模’。”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杨中兴表示,4年多来,朱有勇院士扎根拉祜山乡,恪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真情帮扶少数民族群众,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研成果送进千万家,用无疆大爱助力深度贫困的澜沧驶入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为澜沧广大干部群众树立了真心“亲民”、诚心“为民”、尽心“富民”3个标杆。

  “通过向朱有勇学习,使我们的教师更加坚定立德树人的初心;使我们的师生更加坚定强农兴农的决心;使我们更加坚定脱贫攻坚的信心。”云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吴伯志认为,涉农高校要做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12年前,黄惠川还是中国农业大学一名大三学生,当时他被朱有勇一句 “我是一个农民教书匠,不会坐着说话”深深打动,他考入云南农业大学,师从朱有勇攻读硕士、博士。如今的黄惠川成为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精神继续传递。

  “为了能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技成果真正应用到田间地头,朱有勇院士把家安在了偏远的小山村,带着我们一起学拉祜话、唱拉祜歌,穿着迷彩服、绿胶鞋和老百姓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尊重和爱戴。”黄惠川说,朱有勇将团队研发多年的林下有机三七种植关键技术无偿给当地农户和群众使用,唯一的条件是“不用一颗化肥、不打一滴农药、收益的15%要用于扶贫公益事业”。而这15%,正是本应属于朱有勇的技术股份。

  “朱有勇院士不为自己、也不在乎什么回报,他只希望能将科研成果真正应用推广到田间地头,能够帮助老百姓实现脱贫致富,帮助老百姓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才是我们农业科技人员应该有的最高追求。”黄惠川说。

  “我是去年从北京来到了云南,也是一名支持西部的建设者,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教授、长江学者吴顺川认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用在大地上,这才是科技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

  “我将始终坚持‘民政爱民、民政为民’理念,聚焦特殊困难群体,服务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社会治理创新。”云南省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工作人员和敬韡表示,朱有勇院士的事迹激励着自己,自己将把民政服务对象的所想、所需放在首位,引导慈善社会工作力量积极参与,为民政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云南中药材资源丰富,我们要大力开发云南特色药品,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云南白药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发中心研发总监、高级工程师朱兆云表示,朱有勇院士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脱贫攻坚当中,来帮助农村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值得每所有人学习的。

时代楷模朱有勇主要事迹学习心得体会八篇【二】

  亦师亦友 一身本领倾囊相授

  多年过去了,本可躺在“功劳簿”上轻松度日的朱有勇一点都没改变,他一如既往地选择和团队并肩作战,并把更多的心血投入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上。

  “朱老师不仅是科学家,也是教育家。”团队成员魏薇告诉记者,团队每一个成员他都悉心指导。如果在工作中你出了错,他会“骂”你,但“骂”过之后就不记得了;如果在工作中你遇上难题,他会教你,但教过之后就不能再犯同样的错。

  “朱老师的学生研究方向是在生物多样性的大框架下有着不同的领域,他会针对每个人的研究领域,制定专项指导。”团队成员杜飞回忆,她读博时有次在弥勒的葡萄园中做实验,寻找葡萄即使遭遇大雨也不会减产的方法,但总找不到原因。正烦恼时,朱老师来到葡萄地边,裤脚都没来得及卷就迈进地里,走到身边询问情况。“就这样,朱老师和我在葡萄地里试验了好几个小时,了之前的困惑。”杜飞说。

  朱有勇下田和学生们一起干活不是新鲜事。“每年年底石林县的试验田里三七出芽时,朱老师都要呆上一段时间,和大家蹲守田边采集资料。”团队成员金怡吉说,从进入攻克三七连作障碍项目组以来,连续4年朱老师都和学生们一起,早中晚“三班倒”采集资料。

  “大家要好好干,多在田里为农民解决问题。”在团队成员叶辰印象中,这是朱有勇常说的话。“只要老师没有出差,早上8点半到晚上6点,他一定雷打不动在办公室里。因此,做学生的更不敢有半分松懈,朱老师想到什么问题,就会主动找学生讨论,经常会进实验室亲自指导实验。他指导每一个学生都亲力亲为,不管硕士、博士,从不假手他人……朱老师的脾气很倔,可是在研究中,正是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性,将我们带往新的科研高度和崭新的领域。”叶辰说。

时代楷模朱有勇主要事迹学习心得体会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1年党员干部诵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八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