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计算完成以后,要对计算结果输出文件核查,特别是仔细核查周期、位移和内力输出文件。结构位移比越大,结构扭转越大,控制位移比就能控制结构扭转。所以要把位移比控制在规范的要求范围内。
所以在进行结构布置时,要想很好的控制结构的扭转效应,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和刚度要均匀分布;在总体的刚度上:a.削强;b.补弱; 2、抗侧力构件布置要求:a.平面均称性;b.加强外圈刚度。
(二)地基基础部分 1、确定合适的基础形式
应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综合考虑上部结构的类型及使用要求材料情况与施工条件等因素,精心设计,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进行选择合适的地基基础形式。 2、在岩溶发育地区的桩基础要特别注意超前钻资料 1)冲孔桩桩长的确定
对冲孔桩进行一桩一孔的超前钻探,根据超前钻资料进行桩长的计算,对于可能性出现溶沟的复杂地质情况或出现地质情况异常的地方要补勘超前钻,再确定桩长。 2)冲孔桩桩身配筋率
3、画桩位图时,应将轴力图放在一起,并且永久保留,以便日后校核。
4、桩的种类(直径)不宜过多,无论是预制桩还是钻孔桩,否则给施工和设计都带来很大的麻烦。相对来讲,钻孔桩可以各类多些,预制桩不宜超过两种。
(三)上部结构部分
1、设计坡屋顶时,梁配筋后,必须自校梁底标高,算出其净高,看是否满足要求,特别是楼梯等入口处。
2、写字楼、商场等8m跨梁,取300×800的梁不好,应取350×700,对于一些大跨度的建筑物,梁宽应适当加大,应取300以上,最好取350、400,因为:
a.梁宽加宽,抗剪有利,符合“强剪弱弯”的原则; b.350宽的梁,用四肢箍可以使箍筋直径减小; c.主梁加宽,有利于次梁钢筋的锚固。
3、对于高层建筑,顶层板考虑到刚度突变很大,宜加厚到150mm,应充分分析计算结果,判断结构类型。
4、梁配筋时,应注意腰筋的设置,单侧腰筋应大于0.1%bhw.。 5、柱配筋时,应同时满足配筋率、箍筋、主筋、角筋、最小体积配筋率的要求。
6、当框支梁上的弯矩和剪力很大时,宜在框支梁下加腋处理。 7、在写字楼、商场等存在大量大跨度梁的结构平面上,梁纵筋的强度等级宜采用hrb400,可以适当降低建筑成本。
三、困难和挑战
取得的业绩和成果是建立在所经历的困难和挑战上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统战部市场运作住宅项目是我设计的第一个高层建筑设计项目,此项目总层数为28层,一层架空,二层、三层停车库,其中设置转换层位于三层。这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因为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都是最基础的,而到了实际工作当中又是另一个层次,它所要求的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我从熟悉各种设计规范和法律法规入手,以确保设计的产品在质量安全方面得到最大的保障。接着,我虚心向单位里资深的前辈请教学习,做到不耻下问,把心中的疑难问题一一解决。通过学习他人的设计构思,仔细研究揣摩,取长补短。最后,才根据项目的要求、实际情况。一步一步地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思路在作图中体现出来。这个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同时,它也为我以后的设计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完成新项目设计工作的同时,我还要开展许多设计的后续工作。比如要对审图公司的审查意见逐一答复;对于施工队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及时处理,以保证项目的建设顺利进行。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为了不影响正常运转,我不畏困难,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意和同事加强沟通、协调,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制定出项目的出图时间表,按时按质地完成了各项设计任务,得到了领导、同事以及建设单位的赞扬和肯定。
四、学习和创新
战胜困难和接受挑战的勇气和决心来自于不断地学习。在学习方面,我相信收获与付出是成正比的,所以我一直注重业务专业知识的学习,坚持把学习作为自我完善和提高的重要途径,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建筑行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建筑材料技术更是日新月异的发展。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一直都在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拓展知识领域,进行知识更新。通过几年来的学习和实践,不仅专业知识得到了一定的拓展,而且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充实及加固自己专业技术知识,更充分了解和掌握多元化的专业理论,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
第三篇:建筑设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建筑设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本人xxx,男,生于1982年7月11日。二xxx年七月毕业于xxxxxxxx学院xxx专业,学制x年,取得本科学历;于同年进入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从事xxx;二〇一四年十二月获得助理工程师职称。至今我从事xxx工作已经五年了,在这五年中,我脚踏实地,认真工作,努力学习,在不断的设计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各方面的水平。
思想品德上:
在政治思想上,能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方针,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升自身思想觉悟,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在任何时候都要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职业道德上:
我在这五年的设计时间中逐步体会到:设计工作中应该本着巨大的责任感,因为自己的设计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要对单位负责,要对业主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一旦建成要影响几十年,这个社会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我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学习各种新规范、新技术,不断提升个人的技术水平和专业修养,遇到问题主动查阅相关规范、资料,并向老同志请教,在实际工程设计服务中,积极与业主沟通,与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协调,主动为施工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尽心尽职做好设计后期服务,受到了社会各方的好评。
专业技术能力上: 在技术工作中严谨踏实,积极进取,通过自学、培训、和各专业人员交流沟通等途径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在工作中积极接受新技术、新材料、新思维、新方法,熟练掌握各种绘图工具,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体现到实际工程的设计中去,能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处理业主经济要求与设计原则的关系。期间我也参加了许多培训,比如于20xx.01在xx市xx饭店由xx市建设局组织的“住宅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于单位二楼大会议室举办的“设计、扩初、施工图、管理”的培训等等。在这五年中,我深刻体会到对于我们年轻一代来说,建筑设计这行业的技术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尽管在这期间我也走了很多弯路、经历了很多困惑,但是在自身的努力和同事的帮助下,我一步一步走过来,方案设计能力逐步提高,技术上逐渐成熟;能单独与业主沟通协调、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处理现场施工问题,真正体现一名工程师的水准。在自己不断进步的同时也不忘主动帮助年轻同志,使他们更快地掌握各项技术,快速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