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经济工作暨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5)
2010-06-18 16:05
好的项目是向上争取资金投入的前提。今年,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国债项目投资力度,并仍然向西部倾斜,这使我们向上争取项目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我们要立足××实际,抢抓机遇,认真分析“上情”,精心选择编制一批既符合上级政策,又适应县情的重点项目和特色项目,力争更多的项目进入上面的“盘子”,确保每年申报立项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当然,争取项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一些重点项目,往往不是短时间就能争取的,需要我们“多跑”、“勤跑”。地方经济的发展一定是体现在项目上的,无论是一产二产还是三产,也无论是物质文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没有项目作支撑就谈不上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坚决克服等、靠、要思想,采取千方百计,主动出击,持之以恒。不管采取什么办法,只要把项目拿到手,这就是我们的“政绩”。这些年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的项目与上面的政策对接得上,前期工作准备充分,加上多跑多“磨”,是完全可以争取到很多项目的。希望全县上下形成一种在“争中干、干中争”的良好氛围,通过多种渠道,以工作争项目,以项目争投入,以投入促发展。
引资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做好引资工作,特别要解放思想,要有一种超常规的思维和敢为人先的气魄。要坚决防止和克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错误言行,避免因循守旧,鼠目寸光,裹足不前。所有县外资金都是外资,甚至一切县内的民间资本只要“引”出来搞项目、搞发展,也都属于引资。因此,各乡镇、部门甚至民营企业,要大胆走出去,想尽千方百计,采取灵活多样的引资形式,用亲情带动“乡情”,用人流带动物流,引进各类建设资金。营造宽松的环境是招商和引资的关键。目前我们的硬环境还不硬,软环境也不优。这一点我们有目共睹。县委五届三次全会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也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是,还有个别部门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强,存在“三乱”、“四难”现象和“吃、拿、卡、要、报”等行为,严重影响了我县招商引资形象。对此,县委将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绝不姑息手软。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的投资环境、优惠政策都和发达地方一个样,甚至还不如人家,谁还会跑到××这么边远的地方来投资?所以,我们必须用比其他地方优良的环境、更优惠的政策、更优质的服务吸纳资金,切实保护好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切忌“杀鸡取卵”和“关门打狗”的错误做法。
(七)以推进各项改革为契机,着力打造经济发展平台
改革是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要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类规章和政策,研究制定和落实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措施办法。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领域,除国家明令禁止的外,一律取消对非公有制企业投资领域的限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农业、加工业、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中介服务领域,支持其拓展发展空间。要进一步规范和简化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搞好指导服务。要建立公开、公平、透明的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实现公平竞争,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逐步健全完善县级领导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和挂帮企业制度,建立健全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排忧解难。二是切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把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切实转变到主要为市场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加强政府对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发挥好政府的综合协调作用。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各项改革,切实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要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严格制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低农业税税率和取消除烤烟外农业特产税的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深化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完善“撤办并村”后的有关工作。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在坚持“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下,积极探索和推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要切实贯彻落实好中央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防止涉农恶性事件发生,确保减轻农民负担,实现农民增收。
在全县经济工作暨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