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倡导读书,为教师打造丰厚的文化和教育背景。我们设立了教师“年读书基金”,其中200元由教师自由支配,要求购买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书籍,期末结束时凭发票和书籍到学校报销。其中100元,由学校为教师统一提供书籍——《给教师的100个建议》、《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帕夫雷什中学》、《国际教育新理念》、《第三只眼睛看教育》、《我的教育理想》等优秀书籍,为老师学习新理念、拓宽视野、提升素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另外,我们还要求所有的专业教师每学期订阅两份以上与自己专业有关的报刊,大教研室与小教研组内订购阅读互补,尽可能多地订阅。这样可以让老师们每周、每月都有报刊可以阅读,为老师们不间断地汲取新知识、接受再学习准备了充足的泉源。
3、开展了系列培训,保证新课程顺利实施。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新课程改革培训和参加各种会议,不断加强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勤勉磨练教师三力:教育能力、事业动力、人格魅力。我们以著名数学教师、北大附中副校长张思明为首位研究和学习的对象,进行系列业务和师德培训。通过让我们的教师研究名师、学习名师、超越名师,最后达到成为名师的目的。另外,相继有全国知名教研室主任联谊会秘书处、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山东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高中教育管理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山东省青年教师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山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改革论坛》编辑部、诸城市实验中学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科研工作站、诸城市实验中学延边教育出版社教育研究开发中心、诸城市滨北学校文化开发公司八大机构落户我校,我校还是北京师范大学校本教研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化学课程网基地,开放的氛围给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4、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和生力军,在学校里最需要关怀和培养的就是这个群体,为满足他们进步的需要,我们为青年教师制定了成长轨迹:(1)专业职称:中学见习教师——中学二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中学特级教师。(2)业务称号:本校教学能手、骨干教师——诸城市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潍坊市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教育专家。(3)政治荣誉——本校优秀教师——潍坊市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劳模。(4)行政职务——本校优秀教师——班主任——副主任——主任——副校长、副书记——校长、书记——更高层次职务。通过对青年教师的磨练,最终使他们实现:变学历为学力,锤炼能力;讲师德师能,争做实中名师。
5、打造名师群体,带动教师发展。学校设立特级教师工作室、特聘导师工作室等,以激励创新、鼓励创造,引领全校。我们还成立了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组成的“导师团”,跟踪培养年轻教师和教学经验、教学能力不佳的教师,为他们搭舞台、拓路子,最终实现年青教师走向成熟化、年长教师走向风格化、骨干教师走向审美化。我们要求教师做到“六个一”:每学期准备一堂优质课,一个优秀教案、一个好课件、一篇好论文、一项好创意、一次高水平的说理性班会。“六个主动”:①主动学习教育理论,②主动统研教材,③主动苦练内功,主要是“三笔一话”(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和现代教育技术及相应的学科基本功。④主动多听课学习,⑤主动多做习题,⑥主动多辅导。
6、常年坚持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四课型达标活动,依照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先推选学科首席教师立标示范,全体教师向立标人学习,同时认真备课,苦练教学基本功,优化教学结构和方法,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符合新课程要求。同时鼓励广大教师边学边用,学用结合,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随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针对自己的教学弊端和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反思、研讨,力求有所修正,有所创新。通过四课型达标活动,引导全体教师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确立现代课程意识,增强实施新课程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