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江泽民文选意义(7)

2010-06-18 00:58

  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逐渐酝酿成熟。

  1992年10月12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上宣告:“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这个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其重大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示出来。

  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六大,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10年。

  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中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大跨度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体制的基本格局,打开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通途。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辉煌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的制度创新。

  实践证明,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完全正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

  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推进世界多极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随着时代车轮的飞转,世界已经和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如何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中正确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主动权,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紧迫而重大的课题。

  从汉代到明代初期,中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一直领先长达14个世纪以上。然而,由于封建统治者闭关自守、夜郎自大,近代中国落后了,直至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沦入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

  这个历史教训极为惨痛。其基本教训是,不看世界发展大势,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必然导致国家和民族衰落。

  放眼看世界,成为中国近代以来寻找救国救民真理和道路的无数志士仁人的重要抉择。孙中山先生就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都是极具世界眼光的革命家。

  纵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天下大势,形势逼人,不进则退。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

  “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

  江泽民同志深刻洞察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总趋势,指出: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保持国际社会稳定……

  ———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积极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趋利避害,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从中受益……

  ———始终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积极寻求和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保持良好周边环境;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扩大我国战略空间……

学习江泽民文选意义(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心得体会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