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发展规划(3)

2010-06-17 20:57


  “*”时期全市农业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到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60万吨左右,棉花总产量达到5万吨,油料总产量达到30万吨,瓜菜总产量达到600万吨,食用菌总产量达到15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1万吨。
  “*”时期全市农业经济工作发展重点是:
  农业产业化经营计划。培植3—5家国家级标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大扶强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0家,建设50个农业产业化示范乡镇和特色农村经济先进乡镇,3—4个产业化示范县(市、区),规范、完善、发展100个与国内外市场相联结的大中型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全市主要农产品部分加工率达到60%左右,全市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产值比达到1:1,带动全市50%以上的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
  高效农业开发计划。年亩纯收入2500元以上的高效农业面积发展到120万亩,高效农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明显提高。
  生态家园富民沼气工程。全市农村沼气用户达到35万户,惠及农民150万人;按标准建设生态家园富民沼气工程示范乡镇(办事处)36个,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0万人,农民科技培训50万人,培训转移率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品牌效益明显。
  农业增效技术。加快农作物良种繁育,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步伐,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0万亩,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54%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到45%。
  农业产业链开发。“*”期间,力争把资源优势真正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形成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确、具有各自特色的粮食、棉花、花生、瓜菜菌、中药材等农业产业链。
  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市场、农技推广、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农民生活有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农村各项事业有较快发展,农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有较大提高。
  四、“*”时期农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中央提出的二十个字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八个新”的具体目标,科学规划,整合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一要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稳步推进“四大兴农计划、三大惠民工程、十大增效技术、十大农业产业链”;以稳定粮食生产为重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计划;以建立完善十大农业产业链为重点,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实施高效农业发展计划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点,全面提升农业科技进步水平;以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为重点,努力提高农业发展的外向能力;以强化服务为重点,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要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积极推进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改善农村能源、环境、卫生等条件。推广应用沼气生态农业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开展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实现秸杆、粪便、垃圾、污水、废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要按照农业部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行动的安排部署,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循环农业发展,认真做好生态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三要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开展绿色证书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四要加强农村民主建设。完善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五要推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发挥农业部门职能优势,参与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农村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

市农业发展规划(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计划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