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
2010-06-17 23:18
二、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中面临的机遇
1、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为目标,提出了“四路并进、五力同驱”发展战略,将旅游产业作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产业来抓,将建设文化旅游中心作为“一个基地、四个中心”之一提出来,重视程度大为提高,政府倾斜力度明显加大,群众认同度越来越高,营造了重视旅游、关心旅游、发展旅游的良好氛围。
2、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的成功创建,及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标志着我市经济发展环境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与此同时,随着我市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安阳红旗渠精神巡回展、周易与现代化国际研讨会、国际滑翔节、世界易经大会、殷商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使安阳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大提高,对于扩大招商引资,扩大旅游消费等将发挥积极作用,为我市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和良好契机。
3、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将为旅游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将使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旅游消费需求也不断扩展,为安阳市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国家“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经济发展方针,省提出的“中原崛起”的战略思路,将为安阳的旅游产业发展开辟更大的空间。同时,安阳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职能的转变,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也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日益明朗的全球化国际大环境,将促进安阳市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全面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多元化,将为安阳文化旅游的腾飞和国际市场的拓展带来机遇。
4、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将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安阳地处中原腹地,位于晋冀鲁豫四省交界之处。西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接壤,北隔漳河与河北相望。京广铁路纵贯市区,京珠高速公路、106、107国道贯穿南北。安林、汤濮铁路通达山东、山西。尤其是随着安林高速、安南高速东西大通道的贯通,大广高速安阳段、济东高速安阳段的建成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交通状况将大为改观,从而为我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难得的机遇。
(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客观讲,我市旅游业近年来虽然取得了迅猛发展,在全省位次及全国的形象和知名度也有了相应提升,但在环境营造、设施建设、宣传促销等方面与旅游发达城市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我市殷墟、袁林、红旗渠、羑里城等一些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开发和体现。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大旅游的观念还没有形成。在认识上还停留在谈旅游就是旅游景区、谈旅游收入就是景点门票收入,就是宾馆、饭店、旅行社的营业额,而未将旅游当作一个大的产业体系来考虑。二是发展大旅游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在旅游规划、宣传推介、资金投入、政策支持等方面仍缺乏应有的力度,全市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气氛还未形成。三是旅游基础设施仍较为落后。旅游交通不畅,承载能力弱,景区(点)设施不配套,仍普遍存在于大多景区(点),且周边环境脏、乱、差现象突出,污染较为严重,对外形不成足够的吸引力。四是产业链条还不够完善。目前我市旅游收入主要依靠门票收入,“行、游、住、食”虽有一定基础,但缺乏相应的规模、档次、实力和吸引力,“娱”和“购”两大要素严重缺乏,在旅游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五是管理体制还有待理顺。旅游景区(点)多头管理的现行体制,直接造成管理分散,条块分割,部门所有,各自为营的弊端,加之宏观调控力度不够,使全市旅游形不成拳头,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性和竞争力大打折扣。六是宣传主题还不够突出。在对外宣传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主题不突出,效果不明显,还不能形成鲜明的旅游城市“个性”。同时在客源市场开拓方面也缺乏计划性、针对性和系统性。
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