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传统司法制度的理性评判与扬弃(5)

2012-08-28 21:32


  第二,关注裁判的人文关怀。传统司法判词大都是道德说词,法律性一般不强,但我们可以借鉴其注重人文关怀的长处,用来增加我们裁判文书的道德感染力。我们的裁判文书长期以来存在说理不足、不关注民众实际的道德水平等弊端,像古代八股文那样索然无味和不知所云,在客观上也导致了执行难问题的出现。我们的某些法官已经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请看下列两则案例:其一,某被告人犯失火罪,导致某山林被毁的严重后果,法官判其有期徒刑并缓期执行,同时说明植树造林对国家的巨大益处,责令其在法定期限内将被毁山林补上树苗,被告人十分感动,社会各界也反映很好;其二,某离婚夫妇均不愿抚养其小孩,法官在判决他俩离婚的同时在判决书后附了一份“判后词”,告诉他俩抚养小孩乃动物之本能,乃人之伦常等等,两当事人听完“判后词”,均泪流满面,表示一定将小孩抚养好。在上述两例判决中,道德与法律有机地融为一体,法律的尊严得到了维护,人性的光辉得到了升华,“执行难”的问题也得到了顺利地解决,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向世人昭示着这样一个真理:社会主义司法不再仅仅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参考文献】
  [1]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M]台湾中华书局1981
  [2]论语-子路[Z]
  [3]汉书-宣帝纪[Z]
  [4]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妾听之之四[M]
  [5]季卫东-法律职业的定位——日本改造权力结构的实践[J]中国社会科学,1994,(2)

谈中国传统司法制度的理性评判与扬弃(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醉酒驾车肇事之主观归责:故意与过失的博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