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变化违景下的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制(2)
2012-11-01 21:27
(2)从《天气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可再生能源法制零散、不成体系
二0 世纪九0 年代以后,3个最主要的因素为中国制订激励开发运用可再生能源的宏观政策奠定了基础:第1个因素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铺,传统化石能源不能满足我国城乡生产以及消费的需求,可再生能源在满足农村用能需求上拥有自然上风;第2个因素是由传统化石能源损耗带来的大气污染题目越来越显著,请求开发运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第3个因素就是《天气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结,请求各成员国绝可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在这3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从一九九0 年以后,出台了1系列有关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与法律。在政策层面,一九九二 年国务院提出我国环境与发铺的10大对于策以及措施,明确请求“因地制宜地开发以及推行太阳能、风能、地暖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一九九四 年三 月二五 日国务院通过的《中国二一 世纪议程—中国二一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铺白皮书》明确提出“能源产业的发铺以煤炭为基础,以电力为中央,大力发铺水电,踊跃开发石油、自然气,适量发铺核电,因地制宜地开发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同年一0 月,原电力产业部颁发了《风力发电场运行治理划定(试行)》,一九九五 年原国家科委、计委以及经贸委共同制订了《中国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发铺纲领(一九九六-二0一0)》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优先发铺项目”等。这些文件成为指导中国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工业发铺的纲要性文件。在法律层面,一九九五 年的《电力法》在总则第5条中划定:“电力建设、生产、供给以及使用应该依法维护环境,采纳新技术,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避免污染以及其他公害,国家激励以及支撑运用可再生能源以及清洁能源发电。”在“农村电力建设以及农业用电”1章中划定:“国家倡导农村开发水能资源,建设中小电站,促入农村电气化。国家激励以及支撑农村运用太阳能、风能、地暖能、生物质能以及其他能源入行农村电源建设,增添农村电力供给。”一九九七 年一一月一 日通过的《节俭能源法》第4条也明确划定:“国家激励开发、运用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其第3108条又划定:“各级人民政府应该依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运用、讲究效益的方针,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开发、运用沼气、太阳能、风能、水能、地暖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新能源。”这两部法律当然明确请求发铺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然而有专家批判它们只是“笼统地提出支撑以及激励,缺少详细的以及可量化的措施,对于可再生能源发铺促入作用甚微”。[四]而被专家赞誉为“可再生能源企业以及项目收获颇丰”的法律是一九九三 年七 月通过的《科学技术提高法》,该法第2105条的“对于在高新技术工业开发区以及高新技术工业开发区外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生产的企业以及钻研开发机构,执行国家划定的优惠政策”以及第4106条的“国家激励企业增强钻研开发以及技术创新的投进,企业的技术开发费按实际产生额计进成本用度”的划定,对于大多数太阳能、沼气企业的发铺起了维护作用。[五]绝管这1阶段,我国制订了1些有关可再生能源政策与法律,但它们10分零散,目标显着主要在于应答大气污染以及解决农村能源供给题目。
(3)从《京都议定书》签订到二00五 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步进法制轨道
一九九七 年一二 月,《联合国天气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世界变热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的主要内容在于为发达国家设定了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与时间表,即从二00八 年到二0一二 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一九九0 年比拟,欧盟削减八%、美国削减七%、日本以及加拿大削减六%、东欧各国削减五%至八%,新西兰、俄罗斯以及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一九九0 年的水平上。这样1个详细的目标与时间表,对于承担减排义务国家的海内政策与法律发生显著影响。英国、德国、西班牙等欧盟国家和欧盟率先颁布法律促入可再生能源的发铺。比方,德国于二000 年三 月发布了《德国可再生能源优先法》,英国颁布了《二00二 年英格兰以及威尔士可再生能源义务条例》、《二00二 年苏格兰可再生能源义务条例》,西班牙一九九八 年一二 月颁布了《关于可再生能源、垃圾或者生物质能发电的皇家法令》,欧盟部长理事会于一九九七 年制订了《关于可再生能源的决议》,欧洲共同体于二00一 年制订了《关于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指令的共同态度》,日本于一九九七 年通过了《关于促入新能源运用的尤为措施法》等等。绝管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中国作为发铺中国家不承担详细的强迫性减排义务,然而依照《京都议定书》划定的清洁发铺机制(CDM),中国能够介进发达国家与发铺中国家之间的减排商业。在此违景下,中国拥有发铺可再生能源的内在动力,可再生能源发铺及相干的政策与法律在《京都议定书》通过后步进快车道。在政策领域,一九九九 年原国家计委、科技部发布了《关于入1步支撑可再生能源发铺有关题目的通知》,明确可再生能源主要包孕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地暖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对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可由银行优先支配基本建设贷款;对于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在还款期内执行“还本付息+ 合理利润“的定价原则,高出电网均匀电价的部门由电网分摊。此项政策的出台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铺提供了优异的政策鼓励机制。二000 年八 月二三 日,原国家经贸委《二000-二0一五 年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工业发铺计划要点》明确了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工业发铺目标、工业化体系建设、预期效益分析、制约因素与存在的题目;二00一 年一0 月一0日,原国家经贸委发布了《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工业发铺“105”计划》,其中明确了二00一年至二00五 年中国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发铺目标、重点以及采纳的政策措施。在法律方面,二00二 年修正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次在大气污染防治的专门立法中提出国家激励使用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该法第9条明确划定:“国家激励以及支撑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技术钻研,推行提高先辈适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激励以及支撑开发、运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二00二 年颁布的《清洁生产促入法》第2条也划定“使用清洁的能源”。除了了这些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运用予以激励的法律外,二00五 年二 月二八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六]。《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步进法制轨道。在《可再生能源法》颁布不到半个月前,《京都议定书》因俄罗斯议会的批准而于二00五 年二 月二六 日生效。这尽非无心偶然巧合,它与“国际社会对于天气变化题目的紧密密切关注”[七]等因素有着紧密联络。然而《可再生能源法》并无将“应答天气变化”作为立法的主要目标,在第1条只宣示“增添能源供给、改良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维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延续发铺”,可见,《可再生能源法》颁布时,立法者对于可再生能源作用的熟识仍旧有相称的局限性。
天气变化违景下的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